-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完成全国产“人工心脏”移植手术
长期以来,心脏移植手术是终末期或重症心力衰竭的最有效的治疗手段。心脏移植后患者5年生存率可以达到80%-90%,10年生存率可达70%。在心脏移植供体稀缺的情况下,“人工心脏”开始成为等待心脏移植患者的新选择。
-
国家罕见病质控中心落户北京协和医院
随着国家罕见病质控中心的落户,北京协和医院将推动罕见病医疗质量管理向规范化、制度化、精细化和科学化发展,进一步加快完善罕见病保障体系建设。
-
北京地坛医院与微远基因达成合作 共建联合创新中心
根据双方签订的战略合作协议,北京地坛医院和微远基因将共同致力于感染精准医学转化应用,推动科研产出,成果转化与模式创新。
-
4款国产新冠疫苗附条件上市
近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附条件批准国药集团中国生物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的新型冠状病毒灭活疫苗(Vero细胞)注册申请、附条件批准康希诺生物股份公司重组新型冠状病毒疫苗(5型腺病毒载体)注册申请;其中,后者是首家获批的国产腺病毒载体新冠病毒疫苗。
-
北京推进研究型创新型医院建设
2月26日,2021年北京市医院管理中心工作会议召开。会议透露,此前北京市布局的科技创新工作效果逐步显现,北京市属医院2020年科技创新收入达10.1亿元,同比增加3.05亿元,年增速达43.31%。在此基础上,北京市属医院今年将继续坚持创新驱动,把持续推进研究型创新型医院建设作为年度重点工作。
-
新三板医疗器械公司 进入发展“黄金期”
工信部近日就《医疗装备产业发展规划(2021-2025年)》(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提出到2025年,关键零部件及材料取得重大突破,高端医疗装备安全可靠,产品性能和质量达到国际水平,医疗装备产业体系基本完善,初步形成公共卫生全面支撑能力。在医疗装备领域形成全球创新引领能力,6-8家企业进入全球医疗器械行业50强。
-
新冠治疗或有“鸡尾酒疗法”
中国科学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黄忠研究组、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丛尧研究组、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谢幼华课题组和邓强课题组新近合作研究,开发出一种可用于治疗新冠病毒感染的双抗体“鸡尾酒疗法”。
-
狂犬病病毒复制重要“角色”现身
人若感染狂犬病病毒,一旦出现神经症状,死亡率几乎100%,目前临床尚无有效药物。
-
发改委:将制定“十四五”中医药“一带一路”发展规划
国家发改委2月9日消息,近日,国家发改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相关负责人就《关于加快中医药特色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答记者问时表示,将制定“十四五”中医药“一带一路”发展规划,加强顶层设计。
-
2021年全国疾控工作会议在京召开
2月7日,2021年全国疾控工作会议在京召开。
-
又一专利产业化“落地” 中山医院创新引领心血管介入治疗发展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一种新型血管内抓捕器成功实现专利转化,这项新发明能够切实解决心血管介入手术中遇到的痛点问题,提高心脏介入手术的精准度与效率。
-
医药板块长期向上 关注“真创新”投资方向
医药板块2021年投资机会成为投资者关注热点。
-
医联学科建设再下一城 四方合作共建“婴幼儿行为神经发育专业”
2月5日,由中国优生优育协会(简称:中优协)婴幼儿发育专业委员会、医联、宝秀兰儿童早期发展优化中心、“鲍秀兰阳光优智”儿童早期干预和早期发展公益基金四方联合发起,国内高危儿早期干预领域权威——鲍秀兰专家团队牵头的医联互联网医院“婴幼儿行为神经发育专业”正式成立,旨在为高危儿管理团队提供专业培训和医疗支持,改善高危儿近期、远期神经发育结局,实现个体最佳发育发展。
-
全球疫情何时缓解?钟南山给出预测
1月31日,钟南山在参加“广州实验室科技助力基层疫情防控万里行”活动时表示对于疫情要采取严格的防控措施,一旦放松,疫情将马上反弹。
-
国家医保局:27省份开展门诊费跨省直接结算试运行
据了解,已办理基本医疗保险跨省异地就医住院医疗费用直接结算的备案人员,同步开通普通门诊费用直接结算服务,无须另外备案。其他有异地普通门诊就医需求的人员,按照参保地异地就医管理要求办理异地就医备案,在上述试点地区的试点定点医药机构就医时,可以按照规定直接结算。
-
第四批国家药品集采:45种中选药品拟平均降价52% 涉及抗癌药等多个种类
第四批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在上海产生拟中选结果,企业拟中选比例提高至71%,产生拟中选企业118家。
-
中疾控研发出两种冷链消毒剂配方
12月14日,中国疾控中心流行病学首席专家吴尊友在《新闻1+1》中曾表示,进口产品虽然在海关关口进行了消毒处理,但是遇到了新的挑战。在低温情况下,常规消毒剂消毒效果明显减弱,或者不能发挥作用。
-
我国已成为世界上第二大化妆品消费市场
当前,我国已成为世界上第二大化妆品消费市场。全国化妆品持证生产企业数量达5400余家,各类化妆品注册备案主体8.7万余家,有效注册备案产品数量近160余万。
-
微信搜一搜可线上预约核酸检测 已覆盖超100个城市
1月25日,记者从微信搜一搜获悉,为方便全国用户查询及使用疫情相关服务,微信搜一搜打造疫情服务页深度聚合,上线了包括核酸检测预约、地区风险查询、全国隔离政策查询、健康码等服务。
-
全球新冠疫苗企业提产能 国产疫苗被多个国家订购
在全球疫情尚未得到有效控制的背景下,新冠疫苗在多国获批上市,疫苗接种也提上日程。随着我国首个新冠疫苗附条件获批上市,国家宣布新冠疫苗全民免费接种,新冠疫苗接种人群逐渐增多。
-
5G智慧医疗赛道渐热 上市公司多路布局
各地日前相继启动5G+医疗健康应用试点项目申报,将围绕急诊救治、远程诊断等方面,遴选出一批试点项目,培育可复制、可推广的5G智慧医疗健康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
-
重疾险将有新变化:保障范围、产品价格有何影响?
近年来,百姓健康保障意识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人购买重大疾病保险。我国重疾险已有20多年发展历史。数据显示,2007年至2018年,重疾险产品累计推出超3000款,承保近2亿人次,赔付约180万人次,赔付金额超1000亿元。
-
两张表测出“心源性痴呆”
慢性心衰是心脏疾病的最严重阶段,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较高,且23%~73%的慢性心衰患者发病期间存在认知功能障碍,可导致出院后更高的心血管病风险和死亡率。
-
刘清泉挂帅辽宁,中医药全面参与新冠肺炎治疗率100%!
1月12日下午,辽宁省沈阳市召开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第二十六场新闻发布会。沈阳市第六人民医院副院长王磊石介绍,著名中医专家刘清泉带领沈阳市第六人民医院的中医团队一起参与治疗,中医参与治疗率100%。
-
新冠疫苗接种目标人群将扩至老年人?国外三期临床试验数据已拿到
(健康时报记者 林敬 毛圆圆)1月13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疫苗接种人群将扩大到60岁及以上老年人引发关注。
-
国家药监局发文:改革中药注册分类
近日,国家药监局发布《关于促进中药传承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指出,中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为造福人民健康作出巨大贡献,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中药彰显特色优势,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发挥了重要作用。
-
集采改革提速倒逼医药行业格局重构
持续多轮的药品和耗材集采改革,集采改革令中标企业市场份额迅速放大,药品质量是事关改革成败的。
-
集采冠脉支架“落地” 患者受益最明显
尽管支架价格大降,但多地医疗机构开展的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手术(PCI)量并未出现明显增长,临床医生普遍反馈产品过渡平稳,患者受益最为明显。
-
“猝死”为何盯上年轻人?有什么办法能减少悲剧发生?
当前的年轻人,面对生活和工作心里普遍感受都是“压力山大”。高压力带来的慢性疲劳,正在侵蚀着年轻人的心脏。
-
“二巯丙磺钠”缺货且涨价!药企回应:原料药涨价
从2020年年初开始,罕见病救命药二巯丙磺钠就开始缺货,2020年11月患者终于可以买到药了,但也只是有些省份可以买,即使可以买到,价格却涨了好几倍,且能够买到的医院也不多。
-
关注外卖食品安全:推动社会共治 消费更加放心
近年来,随着监管发力和法治保障、标准建设、行业规范等方面工作推进,食品安全问题不断得到改善。
-
新冠病毒疫苗怎么打?权威指南来了
中国疾控中心7日针对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发布权威指南,回应公众关切。
-
连花清瘟正常生产 以岭药业2020年业绩预增90%
疫情发生后,以岭药业已迅速提高厂区防疫等级,进行全封闭式管理,对上班员工统一安排住宿,并提供充足的防疫物品,确保安全、生产两不误。
-
12家医药企业市值超千亿
据不完全统计,截止到1月6日,医药股中,恒瑞医药市值超过6000亿大关,迈瑞医疗市值超过5000亿,药明康德、爱尔眼科、长春高新、片仔癀等10支医药股达到千亿市值。此外,通策医疗、康希诺、康龙化成等直逼千亿元大关。
-
国家中医药局:抗疫贡献加速中医药国际化
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球,中医药抗疫方案为全球疫情防控贡献了中国智慧。
-
新冠病毒“物传人”:冷链、水产是传播重要渠道
2020年12月19日,结合不少进口冷链食品或外包装表面检出核酸阳性的现象,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提出了“环境传人”的概念:“新冠病毒原来是人传人,现在出现了一个新的课题,环境传人。”
-
肿瘤药物将实行分级管理,将会带来哪些影响?
近年来,通过多方努力抗肿瘤药物的可及性问题得到极大缓解。但与此同时,不同地区、不同医疗单位在科学规范地应用抗肿瘤药物上仍存在一定差异。
-
田伟院士:我眼中的医疗机器人
在医学机器人方面,有一个有意思的“矛盾”,工程师希望机器人能够替代医生,而事实上机器人只能成为医生的助手。
-
工信部:全力保障新冠病毒疫苗生产供应
工信部专门成立新冠病毒疫苗生产保障工作专班,每周对重点企业的产能产量进行跟踪调度。同时,对各条技术路线的企业,都要求同步推动产能建设。
-
中国生物医药产业加速崛起
作为我国医药行业的龙头企业之一,2020年前11个月,其产品出口同比增长14%。目前,齐鲁制药产品已出口全球70多个国家和地区。
-
苏宁环球发力医疗美容新领域
日前,“苏宁环球医美产业投资者线下调研活动”举行。全国各地的医疗美容行业专家、投资者与公司及医美产业管理层就公司医美产业的发展和经营情况进行了深入交流。
-
PD-L1单抗舒格利单抗两项重要研究数据公布
基石药业在2020年中国临床肿瘤协会(CSCO)学术年会上公布了抗PD-L1单抗舒格利单抗(CS1001)的两项重要研究数据。
-
疫苗接种八大关切,权威回应来了!
随着国产新冠病毒疫苗附条件上市,上海、北京、山东等多个省份加快启动大规模接种。针对公众关心的问题,有关部门作出权威回应。
-
我国宫颈癌防治路径进一步明确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表示,中国支持世卫组织发布的《加速消除宫颈癌全球战略》。这意味着,我国宫颈癌防治路径将进一步明确,对推动宫颈癌防治工作起到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