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公众心理健康问题对社会经济影响不容小觑

2021-01-06 16:41 来源: 中国财富网        作者:祝磊 1

分享至

微信扫一扫: 分享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中国财富网讯 近年来,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科技创新背景下的新业态与全新社交模式不断涌现,广大社会生产的参与者在享受发展红利的同时,也面临巨大的工作及生活压力。一方面,信息更新的速度几何倍增长,技术操作手段日新月异,要做到“与时代同步”需要不断努力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另一方面,全民素质的提高使得优质岗位的竞争更加激烈,特别是普遍接受过良好教育的“年轻一代”,被“认可”的成本与日俱增,承受的心理压力也随之增大,出现精神心理疾病的风险同样呈上升趋势。

世界卫生组织的统计报告显示,在全球范围内患精神心理疾病的患者中,抑郁症患者人数多达约3.5亿,患病率约为11%,受新冠疫情等因素的影响,这一数字很有可能持续走高。有专家表示,抑郁症很可能在未来几年超过一些常见的慢性疾病,成为危害人们健康最主要的疾病之一。

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党委书记、教授 谢斌(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供图)

对此,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党委书记谢斌教授表示:“对精神心理疾病应做到防微杜渐,警惕此类疾病对社会经济造成严重影响。”谢斌教授认为,抑郁症等心理疾病患病率增高,特别是参与社会生产的主力人群的患病率增高已是普遍现象。社会经济越发达,人们患病的风险越高,心理健康问题造成的直接和间接损失也就越大。

谢斌教授指出,心理健康问题在我国目前呈现出“低龄化”的趋势。流行病学调查数据显示,从上世纪80年代到本世纪10年代,我国青少年的行为问题发生率从8.3%增长到了21.6%,儿童青少年焦虑、抑郁、睡眠障碍、物质依赖等问题持续增多,厌学、校园霸凌、网瘾等问题也日渐凸显。

“中青年是社会生产的主力军,青少年是未来社会的接班人,在这些人群中各种精神障碍患病率、发病率持续增高,对社会经济造成的损失很大。”谢斌教授表示,“一方面,患者不能正常参与社会生产,影响劳动力资源;另一方面,疾病治疗与看护还要消耗大量社会资源,给患者及其家庭造成严重负担。”据了解,我国精神障碍造成的疾病负担在过去三十年中上升幅度超过50%,增速惊人。

(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供图)

精神心理疾病的影响如此严峻,如何才能防患于未然?谢斌教授认为,需要从公共卫生的角度,对影响心理健康的各种因素进行系统性、综合性的干预。

“首先,是引导全社会高度重视精神卫生和心理健康,消除歧视与偏见,对涉及心理健康的相关知识进行广泛宣传与普及,尤其是要强化专业化、规范化的心理健康服务;其次,是加强政策研究和顶层设计,加强各部门之间、不同学科之间的合作,尽可能调动各方资源,形成完善的精神卫生服务体系和网络,从疾病预防、诊治、康复到管理,能够有序衔接,打造更加便捷、高效、有力运转的保障体系;第三,是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提升服务能力、服务质量和服务效率,更好地让患者享受到‘无感化’的服务。”谢斌教授说道。

他同时强调,现代科技手段的应用在精神心理疾病的预防与治疗领域能够发挥更好的作用。“过去人们之所以对精神心理疾病有偏见,就是因为病因、发病机制,包括诊疗手段方面都比较落后。在当前医疗科技创新的大背景下,应该尽可能的把脑科学的研究成果转化成为新药物、设备与技术,用于此类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这样,治疗技术和疗效都能够得到提升,公众对精神疾病也会有全新的认识与理解。”谢斌教授说道。(作者:祝磊)

责任编辑:百川

关注中国财富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APP客户端

手机财富网

热门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