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观点
精彩视频
现场图片
参会嘉宾
参会保险机构
文字直播
以下文字由速记稿改编,未经发言者与论坛主办方审核,转载或引用请谨慎!中国财富网不承担转载引用以下文字所引发的任何后果。

主持人(方悦):尊敬的各位领导、保险行业以及媒体界的各位嘉宾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

非常感谢各位在周末来参加“2018年中国人身保险产品研究报告”发布会。我是新华社中国财富网主持人方悦,非常高兴能够和大家相聚在这里。

我们本次研究报告的发布会是由新华社中国财富网、中国保险学会《保险研究》编辑部主办,新华社中国财富传媒集团、中国保险学会、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理事会作为指导单位,联合中国财富研究院共同向社会发布的一次盛会。

我们非常荣幸的邀请到了中国保险业的各位权威人士和贵宾,下面我们就为大家一一介绍,他们是: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保监会原副主席周延礼先生;

中国保险学会党委书记、会长姚庆海先生;

中国人民财产保险公司原副总裁王和先生;

中央财经大学保险学院精算学系主任郑苏晋女士;

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保险系主任魏丽女士。

同时出席今天发布会的领导和嘉宾还有:

新华社中国财富传媒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葛玮先生;

中国财富研究院研究员张庆丰先生;

新华社中国财富网总裁张先国先生。

来到我们今天发布会的现场还有很多媒体同仁们,他们是:新华社对外部、中国经济信息社、中国证券报、经济参考报、证券时报、证券日报、经济日报、中国保险报、中信经纬、和讯网、中国经济网、腾讯、新浪、网易、光明网、凤凰网、今日头条、国际金融保、环球网。

让我们再次以热烈掌声欢迎所有朋友的到来。感谢!

今年4月28日,我们同样在这里,举办了保险项目专家评审会,各位行业领导给予了高度评价,也给予我们很多的支持和鼓励。我们的保险报告从筹备到今天发布历时一年三个月的时间,从最初开始撰写报告用了11个月时间,将保险合同条款进行分类处理、拆解,利用自有的保险精算系统,将保险产品进行二次定价。4月份的时候,我们的报告基本撰写完毕,综合各位专家、评审老师的指导意见,将报告进行了多轮的修改调整之后,终于在今天又和大家见面了。同时我们也是怀着无比期待的心情和认真的态度,和所有今天来到现场以及在我们网络直播端的朋友们,共同来见证保险业的大事件。

首先,让我们以热烈掌声有请中国财富传媒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葛玮先生致欢迎辞!

葛玮:周延礼副主席,姚庆海会长,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上午好!今天我们相聚,共同见证《2018年中国人身保险产品研究报告——消费者版》发布,我谨代表中国传媒财富集团对各位的到来表示衷心感谢。

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保险业飞速发展,自1979年初,国内保险业回复,到2017年底,全国有保险公司228家,保险收入达到3.6万亿,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保险市场。在服务经济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全球保险商业公司中有6家中国保险公司进入前50强,尽管中国已经成为全球增长最快的保险市场之一,我们与发达国家保险市场相比,仍处于初级阶段,据业内人士介绍,我国的保险深度是全球平均水平的66%、保险密度是全球平均水平的53%。推进中国保险业健康持续发展一项基础性的工作,就是加强社会沟通、普及保险知识、加强消费者保护,让消费者更多的了解保险在风险防范、财富管理中的作用,能够更加清楚的通过保险机构,构建起生命、财产的保护伞、防火墙。中国财富传媒集团愿意承担媒体责任,发挥媒体优势,在保险业与公众之间架起沟通的桥梁,搭建专业、权威的传播平台。

针对保险市场上日益繁多的人身保险产品,如何帮助消费者更好的识别、了解,选择符合自己需求的产品?我们联合专业团队推出这份研究报告,致力于客观、公正的研究评估保险产品,把一般公众不容易看懂、看透的条款通俗化、直观化,展示各类保险产品的概况,将保险产品卸妆后的面貌呈现给消费者。

为此,专业团队借助统计分析方法,利用保险精算与核保技术,收录处理了3600多个保险产品,建立了产品库和定价精算系统,在此基础上撰写了这份研究报告。期间周延礼副主席、姚会长和多位资深专家给予了积极鼓励和专业的指导,更是这些宝贵的支持才有今天报告的面市。

打造科学、独立的第三方保险评价研究体系,为消费者赋能,为保险机构服务,为保险业发声,这是我们的责任,更是我们的追求。

《2018年中国人身保险产品研究报告》发布后,我们将真诚听取社会各方面特别是保险界专家的一件、建议,进一步优化评价体系、完善研究方法,使今后的研究评价更加全面、科学、深入,为中国保险业健康发展添砖加瓦,贡献力量。

谢谢大家!

主持人(方悦):感谢葛总的精彩致辞。在上一次的评审会上,周主席“提到这个报告是开展保险市场、消费者权益保护、服务于保险业长期可持续发展的元年的首份报告,长期做下去是有利于中国保险市场发展的需要,也有利于消费者全面了解保险业,如何发展、怎么发展的需求,通过这个报告都可以展示出来。”同时也对我们的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和指导,下面让我们隆重的请出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保监会原副主席周延礼先生讲话!

周延礼:各位来宾,上午好!关于这次报告的发布,应该说集中全行业的力量,立足于服务人身保险产品的进一步创新和提升,提高保险服务、提升社会发展能力做出的重要报告。为此我提议,首先感谢各位专家、学者以及媒体朋友们一直以来对保险行业的关心、支持和帮助,特别是他们付出的辛苦的劳动,特别是今天我们很荣幸看到中国财富集团在消费者保护、消费者赋能发挥的重要作用。我提议,对中国财富集团近年来对保险业的高度关注、大力支持、深入宣传保险表示衷心的感谢,特别是对他们组织人员专门的机构开展涉及消费者核心利益保险产品的研究付出的辛勤劳动表示诚挚的谢意。

我相信这项工作,真正是刚刚开始,也是一种开创性的工作,是适应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是适应保险市场和金融生态环境建设需要,而做出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具有前瞻性的工作,具有长远价值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因为我们这个保险业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当中要发挥得作用越来越大。真正把保险业的支撑作用、保障作用,把它的功能发挥好,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社会保障事业做出的努力、付出的劳动是值得的。

《2018年中国人身保险产品研究报告》是保险产品研究、消费者权益保护服务于保险业长期可持续发展的首份报告,刚才主持人也提到,这是首份报告,有了第一份可能就会有多份,每年会有一份来发布,长期继续下去必将有利于中国保险市场的健康发展,有利于消费者全面、客观的了解保险产品和保险服务,有利于保险功能和作用的发挥。

我认为,这份报告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第一,报告设计体现了科学性、规范性的要求。

一是坚持了商业保险盒社会保险研究的一般规律和科学内涵,立足于国家社会保障机制的建设。

二是保险产品的设计、研发采取了大树法则和精算的原则。大家知道,精算是指精算科学、大树法则是指产品设计的基础。

三是精算技术的应用延伸了很多产品设计分类方法,特别是在研发产品的一些工作思路,展示了保险业真正是拿得起、叫得响的一种保险特点的精算技术的应用,体现了遵循科学性和保险基本规律的特征。

第二,报告对保险产品和保险服务以及保险技术的规范进行了基本的梳理、判断和分类。

一是坚持做任何研究首先清楚为谁服务的问题。因为咱们这份报告主要立足于发现消费者,让保险消费者能够了解什么是保险、怎么样购买保险,同时运用保险保障自己的消费者权益问题。把保险消费者放在一个首要的位置,这个不同于其他的研究报告,是基于保险公司、保险机构自身发展的报告。要求保险公司服务为先、质量第一、声誉为本。这个报告较好的体现了为消费者服务这个核心。

二是进一步加强保险业在业务服务、保险保障,一定要体现专业性,从保障大的格局去考量。

三是从一些基础数据,特别是运用了精算技术开发研究的产品,一定要体现专业性、准确性、权威性和科学性。

四是数据的可靠性。当然大家毋庸置疑,主要产生于我们行业的数据,同时也运用了在和保险相关的一些数据的应用。这样广大消费者和国家政策的决策部门,通过我们提供的专业研究来掌握一般性的规律。通过这个数据可以发现,我们这个保险产品、保险服务、保险业务这些专业的、一般的规律体现它的科学性。

五是研究报告的价值关键在于内容的科学性、客观性和公正性。因为它不是为哪一个机构服务的,而是为全社会服务的。

六是消费者看到的内容和数据能够弄清楚一些概念性的问题,知道正确的保险观念,了解不同类型的保险产品和保障水平,包括它的付费水平,了解如何来购买保险产品,了解到哪个保险产品的保障特点,最能了解到不同年龄段要购买什么样的产品,对个人的保障如何,通过这份研究报告都可以了解到这些情况。

我相信这个报告出台之后一定会受社会各界广泛的欢迎,阅读的人群可能会大大超出我们保险界,包括我想在金融界,不管是银行业也好、证券业也好、基金业也好、信托业也好,都可能需要了解这些涉及到保险消费者的保险产品,将来方方面面都协同推进,如何服务保险业发展问题,最终服务消费者的问题。

其实,报告展现了比较全面的信息,无论是数字资源、指标资源,报告均进行了一定的挖掘,尽可能的适应了专业和非专业的消费者等不同群体的需要,也可以作为保险机构产品研发的重要参考,所以这个对保险公司了解消费者的需求,如何运用保险精算的技术,利用大树法则这样一个基础,来开发更加适合对路的保险产品,这对保险产品来讲是非常有参考价值的。

第三,报告比较注重文字的严谨性和表述的专业性。

因为我们也有很多专家参与,坐在第一排的都是参加不止一次的评审会议,他们也付出了很多心血和辛勤的劳动。

一是针对消费者、保险机构、专业人士、决策者等不同的群体有不同的需求。报告对文本的可读性、准确性、价值性做了一番精心的研究。权威性,通过我们这次发布之后,通过社会各方面的了解,我相信会有正确的评价。另外,报告对文本一些具体的语言,避免一些误读、误解,语言的准确性,也进行了打磨,特别是一些关键文字也进行了认真推敲,拿到专家层面大家还有一些比较有争论性的东西,大家也都投入了自己多年的研究思考,认真推敲一些文字的准确性问题。特别是首份报告要出台,涉及到文字内容、要求、结构,大家付出的劳动这点来说是非常不容易。

二是报告对数据的选取依据,报告理念的宣介,对一些指标的科学评价体系,以及对报告的一些基本看法等,坚持从科学性的角度来进行研究。

三是对一些重要的数据,讲明了数据的来源和可靠性的程度以及不完全的统计状况。因为我们有任何数据,特别是我们在云计算、大数据这样一个时代,如何把一些数据的完整性做到完美无缺,这个是有一定难度的,但是我们尽力而为,使整个数据的完整性、全面性,覆盖的这些领域,尽量能够反映我们保险服务保障的这种特色,我们都做了一些精心的安排。

四是社会保障体系是关系到国家政策安全、经济安全、社会安全、财产安全的重要内容,更主要的是呼吁国家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所以,在这方面大家都做了一些比较严谨性的、专业性的表述,力争使这个报告具有可读性、又有专业性、又有群众性,并且服务好我们广大保险消费者对保险产品的所需、所想、所要。

为此,我希望保险业的同仁们,要在此基础之上进一步的加强合作,深入的进行研究,建立密切的合作关系,也希望我们中国财富传媒集团继续加强密切和我们保险业的合作,多为我们做一点服务,我们也愿意倾我们的微薄之力加强这方面的合作,前段时间中国保险协会都做了大量的工作,还要继续做好这样的工作。通过参加各种研讨会、金融论坛等方式,将阶段性的研究成果、个人的研究成果、学校的研究成果,通过我们这个报告展示出来。

我认为这份报告意义重大,有必要长久的做下去,我相信一定对国家的社会保障、体制建设、商业保险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最后,再次感谢中国财富传媒集团,感谢大家对保险业的关心、支持和帮助。

谢谢大家!

主持人(方悦):感谢周主席的精彩致辞,也对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勉励,我们会再接再厉,继续努力的!

对于中国保险业的发展,姚会长提出要构建科学的评价体系,使老百姓对保险产品美誉度,以及从中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都得到提升,下面让我们请出中国保险学会党委书记、会长姚庆海先生讲话!

姚庆海: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同志们,大家上午好!我代表中国保险学会、中国财富集团发布《2018年中国人身保险产品研究报告》表示热烈的祝贺。刚才周主席就《2018年中国人身保险产品研究报告》的发布以及这个报告做了非常高的评价,这份报告我们认真的进行了学习,特别是这个报告经过长期的研究,以专业的团队、科学的评价体系,掌握了3000多个保险产品的基础数据进行了科学的分析评价,用第三方机构专业评价,我认为开启了金融保险业为社会服务通过第三方评价来改进金融保险服务的先河,为消费者服务,让消费者认识金融保险,认识自身的风险管理保障需求,维护消费者利益的一个重大举措。这个报告的发布,必将进一步激活金融保险业为人民高质量生活服务发挥金融保险的风险管理保障功能,保险业为社会服务、为老百姓服务、为美好生活服务要成为保险业发展新的动力。

刚才周主席对这方面,为保险业服务高质量发展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在这点上这份报告我认为为我们改进保险服务、改进保险产品提供了很好的方向。特别是为消费者选择满足个性化需要的人身保险保障产品提供了参考依据,通过第三方客观的、独立的评价,我认为将深化保险为社会服务我们产品体系设计完善,特别是下一步将激活我们保险功能作用的严谨,开创了一个第三方评价我认为是重要的评价方式,再次感谢中国财富网对中国保险业的贡献。

大家知道,中国的寿险业从1992年引入保险销售模式的创新、变革,引入了个人代理人保险销售模式,保险营销员走街串巷,改变了金融保险业的服务面貌,这种服务面貌就是由原来金融机构、保险机构,变成了保险业还可以从个性化的销售转型,激活了中国的保险市场。1997年,中国的寿险市场超过产险市场,使中国的保险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销售模式的创新应该说提升了社会对风险管理保险产品的需求,对中国的保险业特别是寿险业在社会保障体系中的作用逐渐体现。中国的社会保障体系,刚才周主席说,建设还任重道远,我们在完善政府主导的第一支柱、企业主导的第二支柱和个人参与的第三支柱,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过程中,特别需要发挥商业保险在第三支柱建设,激活个人人身保险市场。

所以这个产品报告的发布,我认为将对完善中国的社会保障体系发挥保险业重要的贡献,也是顺应系总书记在去年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上提出的保险业长期稳定风险管理保障功能,寿险业、寿险产品、各类寿险产品在社会保障体系中的作用需要研究,需要深入研究客户的风险管理需求、社会的风险管理需求,而保险业能提供什么、怎么样来提供更好的服务,所以这次的产品研究是从供给端对我们保险产品的谱系进行了深入的剖析,对我们保险产品的功能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这将进一步满足保险需求端的各类风险保障保险需求,对这点上应该说再保险业进一步要贯彻人民中心原则,贯彻人民利益至上的原则,保险的产品一定要满足社会和老百姓对美好生活保障需要,使老百姓通过保险获得幸福感、安全感,提升美好生活的风险保障满足感,所以这点上应该说这个报告对供给端、需求端精准对接、精准研究、客观评价、独立第三方评价,为我们发掘了客户进一步风险保障保险需求,特别是对改进保险公司产品设计,满足客户的风险保障需求进行了评价,这点上我认为具有非常好的参考价值。

保险业,我们每家公司都在宣传自己的产品,需要一个客观的第三方评价报告,来对不同公司的产品进行客观的评价。所以这个报告的发布,我相信这是第一份,未来还要不断的发布,对各类产品连续发布评价,我们连续下来对产品的研究就非常有价值,向社会传导保险业的服务功能,下一步希望中国财富传媒集团和我们的专家加大对产品研究的力度,多出好的报告。中国保险学会我们也将调动行业力量,和广大专家一起给予第三方研究发布评价大力支持,当前科技创新在保险业的应用方兴未艾,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等等数字技术创新怎么样和保险业结合,保险怎么样来服务纷繁复杂的个性化风险管理保障需求,保险需要进一步加大产品的创新。所以从加大创新的角度来说,我们还有大量的工作要做,科技为我们做好服务提供了便利的条件,保险业正在加快向科技性企业、科技性行业转型的步伐。周主席最近也对保险科技、保险应用科技成果对行业提出了很明确的要求,行业各家公司也在加快向科技转型,应用科技成果、科技创新手段,应用大数据、数字化手段,为保险产品进行更好的创新,同时创新我们的服务方式、服务模式,使保险的服务过程中提升满足感、获得感,提升保险销售过程中的解决我们痛点,特别是销售理赔各种痛点问题的解决需要科技。所以这个报告发布为我们激活下一步保险创新作出了重大贡献。

再次感谢。

主持人(方悦):谢谢姚会长,也感谢姚会长一直以来对我们的支持。

下面让我们有请中国财富研究院研究员张庆丰作《2018年中国人身保险产品研究报告——消费者版》汇报!

张庆丰:我下面大概就五个部分做简要汇报:概要状况、关键信息、撰写结构、研究方法、下一步走向。

这份报告从开始撰写到最终落实其实要感谢非常多的专家给出了一些非常精准的意见,从报告的定位,最早的时候我们其实投入研究面对对象和定位并不是非常清晰和明确,在多轮专家建议之下,最后整个报告的定位方向、服务对象、研究问题都进行了一些明确。

主要服务人身保险消费者。人身保险研究报告的研究问题是人身保险作为专业的金融产品相对复杂,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理解起来非常困难。目的是帮助消费者从复杂的条款中将核心内容剥离出来,进行有效的比较分析。

一些报告的关键信息。这份报告其实我们整个撰写用时一年三个月,我们是从2017年3月份启动了这个项目,当时主要的工作是对全行业存续报备的产品进行研究,之后拆解重新定义。当时对保险产品的定义拆解责任项、免责项,当时到了7月份大概形成了147项可以进行精算、进行定价的一些责任利益,到今年发展到现在是186项,涵盖了市场上所有现在在售产品的利益状况、免责状况。当时截止报告撰写,全行业收入截止2017年度收入产品是3670余款,涵盖了所有的存续期内的万能险产品、存续期内所有的投连险账户、存续期内绝大多数的重疾险产品、定期寿险、终身寿险产品。最早收入还包括了医疗保险险和意外险。包含了涉及保险公司85家,这里包括了主要的人身险公司以及部分经营短期人身险业务的财产险产品。当时有六大分类,包括了终身寿险、定期寿险、重疾险,还有投资功能的年金、分红、万能、投联型性产品。我们认为在医疗报销险涉及的分类中仍然不成熟,因此在一期的报告中并没有推出。

总体来说,这个过程中是一个苦活、累活,是一个统计分析的工作,我们全程参与一共有4名北美精算师,2名北美精算师是全程参与,2名北美精算师是中途参与,这个过程非常枯燥,首先对保险条款的树立一共10个人员进行处理,4个北美精算师,2个是行业内的专业核保专业,他们在行业经验超过了15年,这个工作持续了11个月,在11个月对这个产品进行了拆解、定义、处理。之后两个月时间进行了交叉复核,对所有产品的责任、利益、统计结果进行交叉复核。同时这个过程中产生了自有的定价系统,用定价系统对所有的保险产品进行了二次定价。

大概报告分为两部分,一个部分是总报告。总报告大概阐述了四个内容:市场产品状况简述、展示报告内容与研究方法、明确数据来源于研究方法、研究结果与建议。

这份报告中大概现在包括了六个报告,定期寿险、终身寿险、重疾险、年金分红型、投连险和万能险。最早这个报告形成的时候第一版一共11万字接近12万字,后来我们进行了大连的删减,一是去除了更多形容性词语,二是把两个份报告认为不成熟的地区全部去除,最后落到现在的报告大概5万字左右。

在保障类人身产品方面,分为:险种介绍,主要让消费者了解保险产品。第二部分市场状况,主要是做统计分析。第三部分,如何选择,主要是消费提示。第四,产品特征分析,比如保险责任、责任免除。这里面我们统计分析发现了很多有意思的事情,优选性定期寿险成为非常有亮点的产品,我们从定价角度发现,2017年整个定期寿险报备的价格大幅开始下降,这是非常非常有意思的事情。但是定期寿险也发现了问题,比如个别产品的免责条款,比如猝死作为定期寿险的免责,还有包括了我们在核保过程中使用重疾险的项目,定期寿险有一些加重问询的嫌疑。在重疾险部分,我们发现重疾险整个占我们所有产品报备数量有大幅提升,保障病种增加的非常快,我们在2017年度市场在售的重疾险平均的保障品种数据达到60种,这个非常高,而且从今年开始这个数字提升的更快。同时,免期间保额大幅度提升,这个对消费者而言是起到关键作用的项目。同时重疾险出现了产品利益简单化与产品利益复杂化的双向走向,产品利益要求非常简单,简单的进行重疾保障或者重疾+身故、重疾+身症,另外一个方向多重重疾、分成重疾以及特别病种提出等等一系列复杂化设计趋势也非常明显。

在研究中我们也发现,比如多重重疾的分组问题,这个对消费者影响比较大。我们都知道6种核心疾病和25种行业定义疾病,怎么分组对消费者定义而言还是影响比较巨大的。个别公司出现了将6种高发疾病分配在一组或者两组的现象,大部分公司还是出现了6种分别分在三组或者四组,这对消费者利益保护是有一些差异化的。同时轻症对应的问题,我们都知道重疾险6种核心占我们整个赔偿率是极高的,25种就更高了,轻症中是否能与之对应成为了轻症质量非常重要的风向标。我们大部分公司还是做到了对应20种以上的状况,个别产品也出现了对应的种类没有超过15种的情况。

所以这个工作大量的是统计分析性的工作,包括我们对一些等待期、犹豫期作出了一些研究,包括对部分产品的核保规则、核保问询项进行了研究。

最后一部分我们一般放产品的展望。

下面看一下我们的研究方法,其实我们主要是做了定性、定量的分析,主要对市场上存续的2017年度的产品进行了统计分析,其中我们进行了一些二次产品定价,定价的依据主要是三块:第一,大家熟知的三代生命表;第二借助了行业的实际发生经验;第三,其他数据,医保数据、赔偿数据支撑为基础产生了独立的定价系统,以这套定价系统对所有的产品、所有的利益、所有的病种,我们对于病种建立了新的病种库,对于大家现在使用的病种进行了对其中重疾险的52种可以进行单独定价,进行二次定价研究,对部分产品的核保进行了研究分析。这个是我们主要采用的一些方法。

最后汇报一下报告下一步走向的情况。

第一,希望下一步报告内容能进一步详实,尤其我们认为几个钟点,专家提出来我们深入思考,这一版报告我们还没有做到完善的部分,比如第一消费提示,消费提示下一步我们可能把它形成单独的报告,或者以后的报告中对每一个大的分类进行明确、准确、简单的消费提示。同时,对于保险公司状况、销售渠道状况进行一些单独的发布,对产品进行一些评级的分析。

最后这里还要再次感谢一下各位专家在整个报告撰写、评审过程中给予全面的、细致的、专业的、准确的支持和指正,下一步也欢迎保险业的伙伴朋友借助传媒集团、财富网这么一个平台,加强交流,使我们以后的报告更全面、更专业。

谢谢大家!

主持人(方悦):谢谢庆丰。很不容易,付出了很多努力艰辛。下面是多少专家学者发言时间,首先让我们有请中国人民财产保险公司原副总裁王和先生发言。

王和:尊敬的延礼主席,尊敬的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大家早上好!非常高兴受邀参加这次发布会。首先我想谈一下我对于这份研究报告在这么一个时间点发布,由这么一个主体来发布的我的一些感受。

我们大家都注意到,在十九大报告当中提出了非常核心的思想是人们中心论。从一个行业的发展来看,就保险业而言,人们中心论具体的实践就是消费者中心论,在消费者衷心的这么一个时代下,我们如何赋能消费者,这是我们最需要考虑的问题,因为我们知道,我们提出人民中心论,除了我们一脉相承的宗旨使然以外,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时代背景就是互联网时代,互联网时代最重要的一个特征,就是给每个消费者赋能。过去我们说,是企业和行业以客户为中心,而我说当互联网时代到来的时候客户已然是中心,企业和行业需要思考的是如何适应客户已然在中心这么一个时代对我们提出的要求。所以我觉得,我们财富传媒集团来做这件事情,从大的角度来讲,是从人民中心论出发,从时代背景下,是互联网时代到来的一种必然。

同时我们又看到,当消费者站在衷心的时候,他们有更多的选择权,而就保险而言,如何选择,如何专业的选择,这是我们难以回避的问题,所以我们讲如何教育消费者、如何赋能消费者,是我们这次报告的一个重要的诉求,所以我们可以看到这份报告,是一批专家试图做一个不太专业的事,他把3000多个产品用他们的精算保险专业的知识进行一种从定量到定性的处理,继而展现给我们大家看的是一个非常通俗的东西。但是大家不要忘记,这看似通俗东西的背后,其实凝聚了大量的专业知识、专业判断和专业建议。所以我想,我们可以从这个角度来看,我们就可以理解这份报告即使从技术的角度来讲它也与众不同,它跟我们过往看到的报告不一样,因为它肩负的使命不一样。

这是我想说的第一方面,对这份报告我们怎么看,我们为什么做这份报告,我们如何做这份报告。

第二,我想说的是,这份报告在这么一个时代背景下它的意义是什么?我们知道,2018年在中国发展历史上是一个非常特殊的一年,这个特殊是因为中国改革开放40年,我们走过了40年,我们取得的成绩举世瞩目,但是恰恰在这个时点,我们提出40年这个命题,我们更多的不是沉浸于过去的成绩,而我们需要去展望未来,这40年如果要给一个词概括,就是继往开来。我们如何开创我们的未来,也包括我们如何开创保险的未来,这是我们保险从业人需要思考的一个问题。记得延礼主席曾经说过“2018年注定是保险发展新世纪德源年”。

回望过去,中国保险业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2017年我们的保费已经达到了3.7万亿,其中寿险达到了2.6万亿,我们以全球第二大的体量站在了全球保险业的这么一个舞台上,与此同时我们也深刻认识到,大而不强是我们难以回避的问题。我一直在想,我们为什么大而不强或者说我们不为什么不强?其实回望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不管从做事业、从商还是做人,其实不太讲“强”这个词的,中国人强调的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没有“强”,中国人讲“仁义礼智信”,也没有“强”。大家看到中国文化讲强的时候是什么,是“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讲的是“自强”,只有你认识了自己你才能够强。中国讲强是一种对内的自我的追求,其实你看这几年保险业发展的过程中,我们希望做强,其实我们更多的是外在的强,我们讲我们的市场份额,我们简单的来进行对标甚至就陷入了一种浅层次的竞争、恶性竞争。在这种追求强的过程中,我们忘记了我们的出发,保险到底是什么?保险到底为什么?保险到底应该做什么?保险的初心、保险的出发一直都很清晰,叫“救人与水火,为人养老送终”,我们肩负着一种社会的使命,我们做到了。

我们在追求自身所谓的强跟大的时候,我们是否有想过这个问题。有人说中国经历了财富管理的银行、证券时代之后将迎来保险时代,因为保险是财富管理的一个更高级的阶段,保险作为财富管理有三大特征:第一,双向思维,不仅考虑财富的增加,更考虑防患于未然,更考虑未雨绸缪,同时保险作为财富管理是一种长期思维,就是人无近忧必有远虑。同时,保险是一种传承的思维、是一种代代相传的思维。我们要做到这些,我觉得才能够去肩负起这个时代赋予保险业的一种责任。其实我们可以看到中国的未来、我们可以看到保险的未来,我们一定会迎来一个保险持续健康发展的时代,而这个时代重要的特征,是他在社会,尤其社会的保障领域扮演着更大的或者更重要的角色。所以面向未来我们要有更多的智慧,我们更需要去理解保险产品。

中国传统文化里面说到,叫“称人达己”,佛家讲叫“度人度己”,其实保险就需要这些觉悟,当我们把别人度到了彼岸、把消费者度高了彼岸,蓦然回首我们一定会在彼岸。

主持人(方悦):谢谢王总!王总刚才激情澎湃的发言我相信得到了很多人的共鸣。接下来让我们邀请中央财经大学保险学院精算学系主任、中央财经大学中国精算研究院教授郑苏晋女士发言。

郑苏晋:尊敬的周主席,尊敬的姚会长,尊敬的王和总,刚才特别感动,听了王总特别激情洋溢的感受。因为这个报告我断断续续看了十几天,不光这一版,之前也特别仔细的看过,这一次因为是消费者版,所以我特意把自己放在了一个消费者的心态来读这份报告。也有几点感受,第一点感受,我觉得咱们这个报告对于提高消费者的契约意识、责任意识是特别有意义的,为什么呢?因为咱们保险产品,它的一个物质的载体是一个合同,所以说因为一份经济合同,尤其我们现在可能对这个合同概念其实还是比较深的,合同一定是涉及到经济利益的流入和留出,所以说始终贯穿着一点,你作为一个消费者,我作为一个消费者,可能要非常明确的认识到我自己的需求是什么,我自己风险是什么,所以说最终这些了解清楚了之后可能才能签这一份合同、买这样一个保险的产品。

第二点,因为我既是一个消费者,也算略懂一点保险知识和精算知识的消费者,所以说也知道,因为这个保险产品的购买其实可以说几乎都是在正常的生活状态下,我们去买一个为预防未来的不测风云条件下我们应该做什么准备、应该做什么处理的这么一个决策,这样一个报告看下来,我觉得对于我理性的消费决策、去买这个产品还是需要有非常大的勇气和责任感的。因为我自己大概梳理了一下,我看了一下,因为我自己买保险的历史也还算比较长,20多年,基本上遵循了这样的规律,肯定大病是一定要买的,像定期寿险,大家一般不愿意买这个,总觉得很不吉利还是怎么样,事实上我也买了不少定期寿险,我一看咱们这里也的的确确在讲,因为必须得非常理性的看待这件事,人不可能永生的,我也有责任,所以定期首先我是一定要买的。再比如像意外、大病,大病可能不断的再买,而我音响业比较深的,事实上大病我也买了不少,事实上我有时候也跟风、也没大看明白,有时候也挺盲目的,这个比较多吧,可能保障也比较多,基本上这样的原则来买,也没有想太多,也并没有因为自己是做精算的,好像就能够很明白一样,所以大病其实买的也比较糊涂。对照下来我还有一样没买,终身寿险,因为终身寿险有一个财富传承的功能,我自己想的想没有多少财富传承先不用买这个了,其他的可以再买。这是第一点感受。

第二点感受,因为我们在学校里也讲保险是金融服务产品,金融服务产品我们也一直强调,金融服务产品首先价格是比较重要,但是一定不是最重要的,因为是一个服务性的产品,服务性产品是涉及到这个产品的各个环节,是要有服务在里边,是要有人和人交流的产品,尤其保险产品更复杂,所以我特别高兴的看到咱们这个报告里边也很明确的指出了这一点,就是金融服务产品不止是价格,还涉及到其他的方方面面。从我作为一个消费者来说,我看过这个报告之后,我觉得对于推动消费者理性的消费保险,不仅仅是比较价格,是特别有意义的。另外一个角度来说,如果作为产品的供给方,比如说保险公司,我也会体会到价格竞争是很重要,可能后续要从服务上着手了,这是我的第二个体会。

第三个感受,我想我们后续因为随着消费者会觉悟,包括像我这样,好像还懂一点,其实也比较糊涂,清醒一会儿、糊涂一会儿的消费者来说,可能后续我自己也会慢慢的自觉,比如说像小米,实际上我觉得是商业模式创新的一个典范,我们有了这样一份消费者报告,也许可以把我们一些另行行星的自觉的消费者意识聚合起来,推动和保险公司,因为这是供给方,我们是需求方,能够直接的互动,是不是未来也会有相应的创新的模式,我特别的期待。

第四点加收,还是基于我自己作为一个消费者自身了,希望以后还能有一些除了价格之外的服务的,比如哪些服务是特别好的,事实上我自己压根没有注意到,而我应该关注,有这样一些评比、评级还是典型案例呢,我觉得形式不拘泥于一种的,能有这样的东西推出来的话,作为消费者我可能自己再去选择保险的产品,应该是更有针对行了。

这是我的四点感受。谢谢!

主持人(方悦):谢谢郑主任!说的特别接地气,其实作为一个普通的消费者我也购买过保险,今天来的都是业界大咖,我就说说我购买保险的感受,我真的不知道选哪款产品,也不知道什么时候会赔付给我,因为感觉要赔付的时候我就不在了的感觉,所以接下来是不是对于普通的老百姓来说也有这样一个选择上的犹豫,希望今天大家都能给出一针真的管用的制剂。

下面让我们有请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保险系主任魏丽女士发言。

魏丽:尊敬的周主席、姚会长、王和总,还有在座的各位董事长,以及亲爱的学界和业界的同仁朋友们,大家上午好!我今天其实是非常激动得能够站在这里做一个发言。作为消保局首批的消费者权益保护的社会监督员,以及一直任到现在的社会监督员,我特别欣喜的看到了这样一份报告的出台。我个人认为,这个报告出台的意义远远大于大家看到的内容,也就是说这件事情的启动对于整个保险业的发展来说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也就是说会对人身保险甚至整个保险市场的健康发展和进步带来很重要的影响,我觉得我这个评价应该还算是比较客观的。

首先我来跟大家分享一下我看到这个报告的几个亮点。

一批精算师作出了这样的报告,就像王和总说的,是非常专业的人做了一份不太专业的报告。为什么这么说呢?精算是非常专业的工作,而且他的术语非普通人能懂的,但是我们这个报告把保险里头那些艰涩、难懂的条款和术语做了通俗化的处理,所以我们今天看到的这个报告是通俗易懂的,是这个报告的一大亮点。在通俗易懂的基础上可能会有一些专业性的损失,但是我觉得因为它是面向消费者的,这个处理可能是一个合适的尝试,就是说这个处理对于消费者理解来说可能是有帮助的。它做了通俗化的处理,所以有一些专家看的时候会有点不太适应,比如“账户价值”这样一些概念,我们会觉得保险学里面没有这么叫,以及我们在万能险的时候,本来有两种死亡给付时候的可选择方式,但是也通俗的处理为了一种方式,这种可能也是我们觉得专业上或者理论上不是这样的,可能更严谨一些。但是我觉得这些对于消费者来说是可以的,因为它面向的是消费者,弄的太复杂了消费者不懂,我作为一个保险的学者,其实我参加了一些公益的保险知识普及的活动,下个月我还要去社区做一次演讲,每次去社区的时候感觉是,对于老百姓来说你讲的那么专业其实没有用,为什么?他听不懂,对于他来说他完全不懂。怎么办呢?比如说到理财的产品,消费者最关心的就是保本吗?保息吗?你这个产品是保本还是保息,你告诉他几个关键词就OK了,你说的太复杂了他听不懂,就是说你的普及没起到,对于消费者来说其实要起到的是普及知识的作用,所以这个对于消费者来说是合适的,可能有一些专业性上的不够专业或者说略微的瑕疵,这个是可以理解的,反倒可能对消费者来说算是一个亮点。

还有一个亮点,提到了很多概念,不知道大家注意到了没有,比如“定寿的保单贴现”,这是很重要的概念,也是很好的理念,我觉得这个概念起到了,这也是一个亮点。另外选择的时候,提到了选择维度的概念,我们知道,在互联网移动互联,各种通讯工具越来越普及,大家获取信息越来越容易的今天,我们有很多比较的平台,但大多比的是价格,就是简单的比价,简单的比价这种做法其实对消费者落说不是一个很好的引导,理性的消费者绝不会只关心价格。就像我们买其他商品的时候,大家也会知道一分价钱一分货,大家有一个基本的常识,所以说简单的比价是停留在低端消费的阶段,就是说当消费者不够成熟的时候,简单比价对他来说是有影响的。但是当消费者走向理性和成熟,简单比价对他来说就没有那么大的影响了,这一点其实从我们2016年的时候我们对车险消费者做过一次消费者问卷的调查,我们收到了2.5多万份问卷,将近50%的消费者并不是通过比价带看,不是通过谁家的价格便宜就买谁家的产品,说明我们的消费者正在走向成熟,所以维度的概念这个时候提出来很重要,就是说我选择一款保险产品的时候应该考虑哪几个方面,这个就是维度的概念。

另外,我觉得这份报告在取舍的时候,最初的报告我也看了,这份报告取舍的时候把补偿型的那部分人身险去掉了,这些留下来的人身险产品,从理论商来说我们都可以把它叫给付型保险产品,就是说我们留下来的全部是给付型保险产品,在健康险的大家庭里重疾险是另类,为什么?因为它是给付型的,其他的医疗险等这些产品,收入补偿、失能、长期护理这些都是根据你消费的支出,之所以只选了重疾因为它是给付性的,这个性质来说它更像寿险,就是这个性质可以跟寿险站在同类,我觉得这也是这个报告在最后选择的时候做了一个恰当的,就不愧是专业人士做的,清楚的知道我们在分类的时候哪些产品它的核心是什么、本质在什么地方,能把重疾放到了跟寿险一个类别里,就在于这款产品是给付型的产品,以你是否得了这种保险责任范围内的疾病作为给付条件,而至于你是不是花了多少钱去治这个病,没有关系他是这样一款产品,所以他其实更像寿险,就是说以你有没有发生保险事故、有没有早亡、有没有长寿等等作为给付条件是一样的,他的给付条件其实很简单,就是这样的给付条件,所以这个选择也是适当的。

还有一个亮点就是,关于年金保险,虽然讲的时候把投连和万能放在了一个类别里,但是分红险非常特殊,有一点点投资属性,但是它更强的属性是保障,这个就是因为我做这个消费者权益保护的社会工作,也很关心这个投诉,分红险的投诉率为什么高?就是因为大家以为它的投资属性很强,其实分红险的投资属性不强,就是说它其实是为了保障来做这个分红,我们这里提到了,它是为了抵御通货膨胀,可能不完全准确,是分享了保险公司在经营时候的经营利润所得,他有几个红利的来源,比如说死差异、费差异、利差异,有这几个来源所以产生了红利,而这部分红利是保险公司经营优于定价假设,所以这个结果给所有的保单持有人来分享,保险公司跟别的公司不一样的就是,他的利益相关者有一大批是投保人,就是是投保人的群体,这就是为什么保险公司在很多方面比较特殊,包括它的公司治理,因为这部分人是他的利益相关者,但是这部分人却没有办法直接参与他的经营,怎么去体现这部分人的权益保护就显得非常重要。

从这个角度来说我觉得这个报告照顾到了这些层面,分红在年金里提到了、在寿险里提到了,因为终身寿险有分红型,年金保险也有分红型,所以它是一种类型,他不能和万能和投连同批的放入投资型的产品里头,它不具有这样的一个投资属性,投诉率高也是因为大家以为它具有,其实它不具有,以至于你会发现,有可能一个普通的终身寿险非分红型的甚至比那个分红型的更核算一点,或者说它的利率会更高一点,这也有可能出现。所以这个时候消费者就会觉得,自己是不是上当了等等,尤其是购买的时候大家可能很关注高的分红的情况,因此我觉得分红型不宜突出的强调他是一个险种,而是说他是一种处理得方式,他是对保险公司优于定价假设的那部分经营利润,就是他有70%的部分是可以作为可分红利润的,这个是给小费者的这部分,这个概念需要给小费者清楚,既然是这样一个概念,这个红利通常应该不会很高,就是说消费者要有这样的预期,不用看很高情况下的分红假设,这个可能对他来说到最后没有实现,对他可能很失望或者说是一种伤害,这个不宜引导,我觉得这个报告的亮点之一也体现在这儿了,这个处理得比较合适。

另外,因为它是第一本的报告,还是有一些改进的空间,刚才庆丰总介绍的时候也提到了这个改进空间,具体的暂且不说,以我做了十多年的保险教学工作,以及对保险理论的理解,我想提一些希望和建议,是因为这样一份报告的发布太难得了,所以作为我本人对它寄予了太多的期待,可能因为这样的期待所以我有这样的建议,也许一份报告并不能解决我提到的这些所有的问题,但是我希望它能做的更多一点、做的更好一点,特别是它能够直接和消费者沟通,让消费者更懂保险,作为这样一个媒介或者说作为这样一个平台,我希望它能做得更多。

我们说保险,特别是人身保险,大家都知道,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它转移了我们人本身的风险,保险很多的时候,特别是刚才我们主持人也说了,说感觉我买了很多产品,好像跟我没什么关系,都是我挂了才能拿到保险金的,那我为什么要去买这样一份产品呢?所以就涉及到了这样一个保险文化的概念,所以为什么要有这样的保险产品,自己可能也享受不到它的服务,等等这样的,我觉得他体现的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爱的文化,这是一种大爱的文化。我记得曾经有人问我说,魏老师,我买保险怎么样最核算,我说你买什么保险?他说我买寿险,我说最核算的是你买了就挂了这个最核算,特别是定期寿险。我说你觉得你愿意这样吗?他说那当然不愿意了。所以我跟他讲,我说保险其实是一种爱的文化,你购买的比如说定期寿险、终身寿险这样一些保险,其实被保险人并没有享受到保险金、也没有享受到它的利益,为什么要买?体现的是一种责任,体现的是你对受益人的一种关爱,体现的是一种责任感,我是通过这个产品把我可能由于一些人身的比如说早亡的事故、未尽的责任,通过这个保单它帮我完成了,所以我觉得我很安心。所以保险爱的文化我觉得是需要弘扬的,就是说我们买保险,这个也是保险的本源是源于互助共济,而不是投资。我们的保险有投资的属性,也是为了保障他的保障功能,比如说长期的30年、50年甚至终身的产品,如果一点投资都不去做,大家不用太动脑子就能想出来保险金额的购买力怎么保证,我有一个同事,2000年买了一份保险金额80万的定期寿险,为什么80万?因为当时他买了一套房子是60万,他就觉得这个保额已经足够高了,但是大家到今天看一下够不够?所以他的购买力怎么做保证,如果我们不去做投资保险保障能力怎么保证,所以我觉得他的投资其实是为了更好实现他的保障,他必须得去做投资,必须这么做,才能保证我的保障实现,不然这个保障不就是一句空话嘛,你想货币在贬值、购买力在下降,今天买了一份50年后取出来了,起不到投保人臆想的保障功能功能发挥不出来,为了把功能发挥出来还是要去做投资,是为了保证保障。爱的文化后续在什么环节上、选择产品上也可以把它作为一个维度或者对家人的爱和责任,我觉得这是选择保险的一个维度。

另外一个,我觉得能不能给消费者传递一个理念就是,保险是消费品,不要传递一个理念保险是投资产品,我觉得越这么传递保险越不好做,如果消费者认可了它是消费品,消费者这个钱花出去、保费交出去,没有得到相应保险金额的返还或者没有发生保险事故,他也没有得到任何的赔偿,他的心就是安的,因为他觉得是消费品,消费的概念不就是我把它花了这个钱就没有了嘛,不要过度的强调投资和返还的功能,强调消费的属性,当然我们很多人身险产品其实有强制储蓄性,比如终身首先是有强制的属性,当前的阶段我觉得消费者迫切的需要认可保险也是一种产品,如果我做投资我买基金、我炒股票,我的身份是投资者,我叫投资者,但是我买保险,但是我买保险我的身份是消费者,没有说我买保险的时候我的身份是投资者,我觉得这个是不对的,既然是消费者,我们就要有一个正确的消费姿态。我一般在社区给大家做保险知识普及的时候,我会跟大家说,大家都有过不理性的消费,比如说我今天很郁闷或者我今天很开心,那么我可能是去K了个歌或者下了馆子都消费了,消费的很开心,你很郁闷的时候为什么不去买一个意外险?因为你很郁闷心情很不好,发生意外的可能性没准会增加,你买了万一发生了还得到很高的赔偿,风险就规避了,但是没有人这么想,因为他没有觉得这也可以消费、这也是一个消费品等等。

我觉得这个观念应该让消费者可以有,因为把这个可以当成可能的消费者,可以配置在对朋友、亲人的关爱,可以配置在对自己风险的转移上边,也是更爱自己,让自己的生活更美好的一种消费行为的话,我觉得这个保险一方面就是,他对保险的功能可能越来越有体会,因为他对消费这个产品会更理解这个产品。另一方面,他对这个产品的抱怨就会越少,他不会再拿着他去和那些真正的纯的金融产品去比较,比如说基金、证券这样的产品,因为他本身就不是这样的产品。说到这点我的一个小小的建议就是,不要在定位里把它定义成金融产品,其实保险的职责、职能远超金融的属性,资金融通和金融只是它的一个属性之一,但是保险能做到的远超它的属性,比如我们今天看到的人身险,其实是整个国家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的一个支柱,就是说这个属性远超了它的金融属性,是为广大人民提供保障服务的。

说到这里我们就说到另外一个问题,从经济理论的角度来说,购买保险是利己的,但是这个事情往往我买的人并没有发生任何的保险事故却实现了利他的效果,所以这是经济学里最典型的就是从利己出发实现了利他效果的一个典型的例子,利他的效果就是我们说的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保险理念。

还有一点,我们的消费,我个人的观点不一定正确,可以商榷,消费能够启动的原动力在于,他能放心今天把钱花出去没有后顾之忧,这个是很重要的一定,怎么没有后顾之忧?就是他的未来是可以保障的、未来是确定的,当你面临未来很多的不确定的时候,他是不可能没有后顾之忧的,比如说他不知道生了病自己要花多少钱,谁来出这份钱,他不知道自己万一有一个三长两短,作为家庭支柱他没的时候这个家庭谁来管,所以他要攒钱,他不知道自己随着这个寿命越来越长,当自己退休了又活的很长很长的时候,这部分费用谁来出,当这么多不知道的时候、这么多不确定的时候,都有一个个体来承担的时候,你想他能放开手脚把今天的钱全花了吗?花完了之后他未来怎么办?肯定是不可能的,对他来说你再怎么鼓动你放心花钱吧,他也不放心,你只要把他的预期稳定的才敢花钱,比如他买了足够的医疗保险,生病了有钱治,他买了足够的养老保险,当退休的时候有收入,当他还有剩的钱,把这些保费交完的时候还有剩余钱的时候会不会消费了,大部分人都是理性认,大家都不会知道自己这个钱今天可以消费掉的时候没有意愿提高自己的生活水平,非要过一个非常低水平的生活,明明可以消费,只是因为大家的预期不稳定,所以大家没有胆量去消费,不是没有意愿,而是没有胆量。当你稳定了他的预期之后他就有胆量消费了,这个恰恰是人身保险能够做到的事情,也应该努力去做的事情。这是我自己个人的浅见。

现在的年金保险产品,跟这个报告无关,我只是说市场上的年金保险产品,年金保险我们俗称养老险,本来是为了应对长寿风险的,但是目前市面上的年金保险产品,能够到终身并且起到养老功能的产品,我认为不是很充分,可能还远不充分这样的一个程度。

年金险又是一个相对比较难做的产品,就是因为真正的养老应该做到终身,但是这么长的期限,而他买产品的时候,特别是延期的年金,他购买的时候,大家有没有发现,我们现在甚至有0岁开始的养老险产品,你想100年前预测100年后的事情,谁能测得那么准确,对于保险公司来说他也有点力不从心,虽然我们有很强大的精算团队,但是这个变化,我们说计划赶不上变化,所以这种情况下,我们的年金险就需要做一些创新。比如说我们把它和市场挂钩,和整个资本市场或者是和整个的投资进行挂钩,让它变额,这个年金的额度是可以变的,变得目的使得他能够保障未来养老的需求等等,我觉得这个也是需要去尝试的。

作为一个报告的提出,我之所以提出它意义重大,是因为刚刚庆丰总讲的时候大家注意大了没有,说10几万字压缩到现在,跟我们读书一样,我们读书由薄到厚再由厚到薄的过程,到厚是因为第一遍读的时候很多不懂的要做笔记书越读越厚,最后熟读之后就领悟了这个书要说的就一个中心思想或者就两个观点,我就把它拎出来了读薄了,这是一个厚积薄发的过程,这个报告历经一年夺得时间,也经历了这样一个厚积薄发的过程。所以它尽管存在着一些还有待完善和改进的空间,但是它的问世可以说应该是让我们眼前一亮,特别是对消费者来说,我觉得这个是非常及时的,保险的消费者包括刚才我们郑教授很谦虚的说,自己有时候也很糊涂,和我们普通的消费者,基本上就是很糊涂,在这样一种情境下这个报告的推出可以说非常及时、也很必要。

最后我想说的是,我希望这个报告坚持做下去,并且越做越好,希望更多的消费者能从这个报告当中受益。

谢谢大家!

主持人(方悦):谢谢魏主任。其实她讲的过程中很多我们在座的各位还有我们看直播的朋友们都能够有所收获,这里也跟大家分享一下,我们今天的这场发布会是在新华社客户端中国财富网官方网站以及中国证券网同步直播、中证网同步直播,您可以直接拿起手中的我们喝水的瓶子上面有一个我们的二维码,同时在我们的包装袋上也有多少二维码,直接扫描“中国财富网”的二维码,进入到直播间当中,和更多的朋友一起来分享今天的盛会。

刚才魏主任跟我们说到的有一点特别好,也是作为消费者给我们提了个醒,就是说如果您还是以往的这种想法,说把保险作为一个投资产品,也许这并不是最理想的投资产品,但如果作为消费产品来说,我们是未雨绸缪,为自己和家人负责的一个选择,这倒是非常不错的。

同时,其实我想今天周主席在这儿、姚会长在这儿、各位保险行业的大咖都在这儿,其实说起保险来,不知道各位有什么样的感受,因为更多的都是行业内的人士,但作为普通消费者我想这个想法应该是褒贬不一的,对我们的从业人员是不公平的,因为大家都是在为我们做服务,但是我想是不是这样一种舆论上面的导向应该由更多的像我们这样的媒体为大家公正、公平的传递出去,这也是客观的传递,这也是为我们保险行业未来的发展以及为我们老百姓无论是财产还是人身的保障都尽一分力。

接下来让我们邀请到几家保险公司的代表上台讲话,首先有请英大泰和(音)总监方国春先生讲话。

方国春:尊敬的周延礼副主席,各位嘉宾,大家上午好!首先祝贺《2018年中国人身保险产品研究报告》的正式发布,能够置身于这样隆重的气氛中,和在座的领导、专家、嘉宾一同分享研究报告带给我们的喜悦我感到无比的高兴,感谢中国保险学会、中国财富传媒集团、保险研究编辑部给了我这样一个机会。

《2018年中国人身保险产品研究报告》的诞生,填补了国内保险领域的空白,开创了我国保险史上的先河,意义深远重大,这源于中国财富传媒集团领导的远见卓识和对保险行业的偏爱,源于研究开发团队的专业精神和不懈努力,研究开发团队在第一次专业论证会说历经三个月为我们呈现出了一份结构合理、形式规范、内容丰富、表述清晰、目标读者明确的研究报告,作为一名保险行业的从业者,我相信中国财富传媒集团领导对保险业的热爱和研究开发团队表示出的创新精神,一定会随着这份研究报告传递到保险界的每位读者,激励保险界的同仁们,为保险行业的发展努力耕耘、不断创新,在新时代体现出保险行业的担当和作为。

保险产品是保险公司的生命线,保险公司的经营管理都是围绕着保险产品而展开的,这份研究报告从非常重要的方面反映了目前国内人身保险行业的发展状态,反映了人身保险公司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全国经营工作会议精神保险监管政策在服务实体、回归保障、防范风险、深化改革创新发展方面,使人们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加保障、更加可持续方面,在立足于服务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方面所进行的探索和价值追求,我希望社会能有更多的人读到这份报告,通过这份报告了解保险、理解保险,增强风险意识,认识保险公司的责任担当,提高保险的社会地位和社会形象。

《2018年中国人身保险产品研究报告》第一次向全社会、向广大客户完整的展现了中国保险市场人身保险产品的全貌,这是任何一家保险公司所不曾做到的,我相信这份人身保险产品研究报告的出现必将会使每位读到研究报告的客户,能够透过编者的分类解读清晰的了解到目前市场表现,认识到自己和家庭成员真实的保障需求,做出更加理性的投保险,我相信通过阅读这份报告,还没有持有保单的读者保险保障的需求,一定会被唤醒,已经持有保单的读者一定能够重新思考更适应自己和家庭成员的保障范围、保障水平。从这个意义上讲,这份研究报告将有助于保险市场产生保费增量,引导具有保障需求的客户主动接近和选择保险公司,促进保险市场的稳定繁荣。

同时这份研究报告也将有助于广大读者发现现在在售的保险产品还不能满足的领域和缺陷,无疑会推进供给侧结构改革创新发展的动力,促进保险业在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保险保障需求方面不断进步。

最后,我再次祝贺保险正式发布,希望仅仅是一年一睹报告的开始,没有终结。

主持人(方悦):谢谢方总的发言,谢谢!接下来有请保险公司代表阳光人寿产品开发部副总经理张裕斌发言。

张裕斌:尊敬的周副主席、姚会长,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大家上午好!非常荣幸能有机会在这里发言,首先感谢主办单位中国财富网、中国保险协会的邀请,能参加中国第一份中国人身保险产品研究报告的发布会,我是来自保险行业里众多产品定价精算师的一员,作为产品开发人员如何设计产品、设计满足客户需求、设计有温度的产品,是我们这些人追求的目标,也是我们的梦想,也正因为此,所以经常会有很多朋友来找我、来问我,什么是保险,保险能给我们带来什么,通常这时候我会给他们说,保险是什么,保险是爱和责任,爱是对家人无私的寄托,责任是对家庭无尽责任的延续。这种爱和责任的载体是什么?就是我们的保险产品。

中国有几十家的寿险主体,我们的产品有几千款,产品创新层出不穷,这些产品的保障内容和费率相差无几,客户选择的难度会很大,如何让消费者快速识别我们的产品,进而满足消费者生老病死残的保障需求,这是很多精算师在这里研究的课题。寿险市场经历的多年的发展,绝大部分消费者已经认识了寿险的意义和公用,消费者的保险理念普及的时代已经不是主导,消费者将会从拥有一张保单向多张保单的方向发展,保险需求的多元化和产品组合和规划能力也变得尤为重要,这时候消费者的问题开始由为什么要购买保险向什么样的保险更适合自己而转变。

什么样的保险更适合我们?什么样的保险计划更适合我们?这个问题很多人也包括很多保险专业毕业的同学问过我。通常我们会给一个很共性的建议,保险配置跟你的生命周期相关、跟你的收入相关,当你收入低的时候、消费能力低的时候要尽量追求高杠杆,选择意外险、选择定期寿险、选择定期重疾,当你收入水平上来的时候,我们会去选择终身重疾、终身寿险配置年金相对这些属性强的产品。这些只是配置的策略,具体到消费者该如何从这些产品类别中去挑选适合自己的产品,这个问题实际上是一直没有答案的。

我的同学曾经问过我说,“给我推荐一款定期寿险,推荐一款能够预防重疾的产品”,我该怎么给他推荐呢?我可能会推荐他消费型的、推荐他杠杆高的,但是杠杆高的产品有很多,我在推荐的时候也是我们苦恼的地方,我会考虑的服务水平、价格、性价比,综合这些会给他建议。但是如何综合考虑这些产品?如何综合评价这些产品?这个问题实际上还没有答案。为了回答这个问题我们一批批优秀的精算师走出了保险公司,他们致力于这些产品的研究和分析,致力于为客户提供一个保险产品快速识别的平台。

有一批精算师他们经过了6年的艰苦研究,通过对社保医疗数据的处理和自己不断积累的经验和数据,形成了一个拥有自身逻辑的定价工具,并将它用于实践,形成了《中国人身保险产品研究报告》,还将其中3000多款产品进行了一个细分,这份报告对2017年市场上热门的定期寿险、终身寿险、重大疾病保险、年金保险、投连险、万能险都进行了详细的调研和分析,从保险价格、保险公司的综合实力、财务状况、服务水平、赔付时效等综合因素,对保险产品建立了一个综合的评价指标,进而对不同产品的性价比进行了评级,创新的对消费者的保险选择提出了推荐和建议。

报告从定期寿险、终身寿险、重大疾病、年金保险、万能保险、投连险六个类别分别进行了阐述,其中还有很多实例供消费者去选择。从客户风险需求出发,市场上的产品供给出发,对应的产品核心特征出发,商品价格、保险责任、责任免除、消费方式等说明,为消费者提供了自我风险分析,一个快速识别保险产品的方法和路径。

以定期寿险为例,简单看报告里推荐消费者最佳配置的策略,收入的5—10倍,这份报告对消费者是一个指引,当我最初翻开这个报告的时候感觉就是很多专家在陪着我,能够在我挑选产品的时候提供参谋和意见,所以我相信当消费者需要了解或者进行保险产品选择的时候,这份报告一定会对他们有帮助。

这份报告对行业、对公司也是一个非常好的帮助,因为我们这些产品开发的人员不是闭门造车,是要研究客户、研究市场,这份报告汇聚了市场上上千款产品以及这些产品的特征,这些精算师们将这些产品进行抽丝剥茧,差异化的进行了阐述和分析,对我们这些产品开发人员了解市场的情况提供了快速方便的路径。这次发布的是《2018年中国人身保险产品研究报告(消费者版)》,未来是否还会有“企业版”,作为我们保险企业的产品开发人员怀抱期待。

最后预祝发布会圆满成功。谢谢大家!

主持人(方悦):下面有请主办方代表,中国财富网总裁张先国先生。

张先国:尊敬的周主席,姚会长,各位学界的专家、业界的精英,大家上午好!感谢大家百忙之中莅临本次发布会,刚刚聆听了各位专家、精英们的精彩发言,可以说学术锋芒必现、思想火花不断,也给我们非常多的启迪和受益,专家们提出过水平的专家型的建议和高水平的评价弥足珍贵,我们将会在今后的报告中一一吸取修正。

也许有人要问,我们媒体为什么要做专业性的研究报告,又为什么能做成?我想这至少涉及到传播学中的两个经典理论,一个是1970年美国学者Pichio(音)提出的知识鸿沟理论,这个理论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演变后核心观点是,经济地位、职业行业、社会圈层等的差异,会导致人与人之间的知识鸿沟,这就是为什么在专业知识和受众之间需要媒体的桥梁。另外一个是上世纪60年代美国学者Goerner(音)提出的理论,提出大众传播媒介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受众的认知,但这不是短期,而是一个长期的培养过程。刚才周主席提到,我们这份研究报告是一项具有前瞻性的工作,我认为我们现在正在做的这件事的价值不仅仅是前瞻,而且还要在于坚持,坚持的越久越能体现价值。美国现代报业先驱普利策曾经说过,倘若一个国家是一条航行在大海上的船,新闻记者就是穿透的了望者,刚刚发布的这份融合大数据分析和精算法则的报告,是中国财富传媒集团科研力量和媒体责任在业界的首次展示,今后我们会按自然年度发布保险产品研究报告,并且在技术分析的基础上加入专家打分、消费者投票、媒体投票打分的权重,逐步完善研究方法和评价体系,共同守望保险业健康发展。

借此机会我宣布,中国财富网从消费者权益与保护角度出发启动三项独立行动计划:

一是8月1日中国财富网将针对国内在售保险产品推出首批保险产品月度消费者推荐排行榜,榜单将分别为“终身寿险、定期寿险、重疾终身带身故、重疾终身不带身故、重疾病身等五类保险产品,共10份榜单,以后我们将在每月1日定期更新发布。

二是在每个季度末将依据保险公司的基本信息、财务数据和公众形象舆情等维度,推出首批保险公司季度消费者推荐排行榜,以后将在每季度末定期更新发布。

三是在年度将举行首届金标奖的评选,专业角度打造中国保险业具有标志性的专业奖项,为保险业品牌价值的发现传播和放大发挥积极作用。

无论是推荐榜单还是评选,中国财富网将始终坚守服务消费者、服务保险业健康发展的初心不变,恪守公正、公平、公开原则,尊重保险业发展规律,坚持独立、客观第三方的媒体立场,努力将榜单和奖项打造成为中国保险行业最具公信力的排行与奖项。

中国财富网致力于“让您的财富更有价值”,今天我们所做的一切正是对这一口号的践行,让消费者所购买的保险更有价值,进而为中国保险业回归初心、创新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谢谢大家!

主持人(方悦):接下来要进行今天会议最重要的环节,发布仪式。让我们有请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保监会原副主席周延礼,中国保险学会会长姚庆海,新华社中国财富传媒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总裁葛玮,中国人民财产保险公司原副总裁王和,中央财经大学保险学院精算学系主任、中央财经大学中国精算研究院教授郑苏晋,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保险系主任魏丽,中国财富研究院研究员张庆丰,新华社中国财富网总裁张先国共同见证这一重要时刻。

让我们所有的朋友一起共同畅想。

(启动仪式)

保险业发展到今天,是深化改革的重要阶段。今天的发布仪式,不仅是行业关注的、媒体关注的,更是老百姓关注的。引用周延礼主席的话来说,我们不仅要把报告数据的科学性、客观性、公正性体现出来,更要拿到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社会保障总体大的格局去考量。真正做到对行业负责,让老百姓放心。

再一次的感谢所有的朋友今天的到来,我们今天这份报告希望是一份有责任的报告,可以对我们的行业负责,让老百姓放心。砥砺前行、不忘初心,让我们共同努力为中国的保险业发展和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尽一份心力!祝大家周末愉快、阖家幸福!再见!

会议日程
7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