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民族品牌签约仪式 >  正文

黄升民: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服务体系具有独特优势

分享至

12月28日,中国化学工程集团等入选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签约仪式在京举行。中国传媒大学广告学院创院院长、中国广告博物馆馆长、国家广告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黄升民在仪式上表示,新华社作为国家高端平台,对于品牌的成长大有裨益,能够帮助企业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中大有作为。

↑中国传媒大学广告学院创院院长、中国广告博物馆馆长、国家广告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黄升民致辞

黄升民强调,中国品牌的成长有其特殊性:一方面,中国品牌的成长依靠很强的生产力、消费力、创新力和传播力,在短短四十年里取得非凡成就,走过了西方百年的品牌发展之路;另一方面,中国品牌的成长是双核驱动的,除了要调整与市场的关系之外,还要注重保持与政府的关系,只有同时利用好市场和政府两种资源才能实现有效的成长。

“新华社这样一个特殊的平台对于品牌的成长是大有裨益的。”黄升民说,“主要表现为三点。其一,新华社的全媒体平台特点,具有与各层次各圈层市场良好的沟通力,具有很强的传播力;其二,新华社具有丰富的媒体资源、强大的传播渠道和高端的智库力量,少有媒体能够企及;其三,新华社还可以作为嫁接政府和企业之间关系资源的桥梁。总之,新华社既具有很强的市场沟通能力,也具备很强的政府沟通能力。”

↑中国化学工程集团、中国中丝集团、汇付天下入选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签约仪式现场

黄升民表示,自2014年“三个转变”重要论述发表后,国务院首次出台以“品牌”为关键词的政府文件,明确指出要发挥品牌的引领作用,加之中国品牌日的设立,品牌已经成为国家的顶层战略。“十九届五中全会和最近一次的中央经济会议中均强调扩大内需、科技创新的作用,品牌在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中大有可为,企业需要把握好这个机会,新华社就是帮助企业和品牌把握这个机会的重要支点。”

责任编辑:徐丹宁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