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近日,卧龙电气集团荣信电气传动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周竞宇在青城论道主题演讲时表示,电网新型调节机制制定迫在眉睫,虚拟电厂未来在电网调节中将会成为一大解决方案。
国家能源局2024年度报告显示,我国新能源装机容量达12.3亿千瓦,十年增长近10倍,历史性超越传统能源(煤电、水电合计11.8亿千瓦),较原规划提前6年完成能源结构质变。
周竞宇指出,这一数据标志着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取得电源侧决定性突破。风电、光伏装机占比首次突破40%,但需求侧却面临结构性矛盾加剧:第三产业与居民用电量年均增速达9.2%,峰谷差率攀升至历史峰值,传统调度模式已难以应对。典型例证如2024年山东电力现货市场连续12天出现负电价凸显了电网装机体系没有办法满足负荷需求。
周竞宇曾任南方电网超高压公司高级主管,其对虚拟电厂的前瞻性认知源于三大全球标杆性特高压工程的突破性实践。作为我国柔性直流输电技术跨越式发展的核心人员,打造了世界首例±160kV多端柔性直流输电工程(南澳)、世界首个±350kV大容量柔性直流工程(鲁西),以及全球最高电压等级容量最大的±800kV特高压柔性直流工程(乌东德)。这三大里程碑工程系统性攻克63项世界级技术难题,推动我国实现从技术受制到标准输出的范式跨越。相关成果囊括2项国家优质工程金奖及中国工业大奖,并获多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
原南方电网超高压公司高级主管、卧龙电气集团荣信电气传动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周竞宇演讲
结构性变革:虚拟电厂破解“双高”困局
今年初,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关于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 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通知》被业内简称136号文。在青城论道上,很多业内专家也不断提及136号文对行业发展的影响。周竞宇表示,中国虚拟电厂正从“政策邀约”向“市场驱动”跨越式转型。136号文的出台标志着制度突破。一方面取消强制配储要求,破除行业发展瓶颈;另一方面着力构建全国统一电力大市场,为分布式资源参与交易扫清机制障碍。传统电力系统中,水电、火电等集中式电源通过调度指令实现精准控制,但面对千家万户屋顶光伏、分散式储能等“微量”资源,电网调度鞭长莫及。这正是虚拟电厂的生存空间所在。
周竞宇称,虚拟电厂就如同编织了一张看不见的能源互联网,将数以万计电网"够不着"的分布式设备聚合为统一的"巨型充电宝",通过智能算法实现毫秒级的响应与调度,形成规模化效应。虚拟电厂将电网无法调动的能源汇聚成整体,形成能源“充电宝”。既破解了新能源消纳的"最后一公里"难题,更在电力市场化改革中开辟出全新的价值蓝海。
技术范式:数字化重构能源生态系统
“你看不见它(虚拟电厂)的烟囱,也看不见它烧煤,却能以数字纽带激活万物储能潜能。它是通过互联网技术把千千万万的储能设备、充电桩等零散能源汇聚成一个大电池。”周竞宇非常形象的指出了虚拟电厂的作用,
周竞宇表示,虚拟电厂依托的核心技术三大支柱:依托物联网实现设备泛在互联;通过大数据建模精准解析源-荷-储时序特征;通过人工智能动态优化充放策略,形成“感知-决策-执行”智能闭环。在商业模式创新层面,他指出区块链赋能的分布式交易与平台化运营正在重塑价值链,未来行业利润将向“哑铃两端”集中。前端资源聚合与后端数字化服务占比超60%。前端资源聚合与后端数字化服务占比显著提升,而AI能源一体机推动的“三流融合”(现金流、交易流、信息流)将成为商业创新的核心范式。
未来展望:深挖数字红利 构建能源互联网新范式
周竞宇总结称,虚拟电厂的发展本质是一场“能源系统的数字化转型”。随着Deepseek等AI技术的突破,新能源与数字技术的深度融合将推动电力行业向“微笑曲线”价值结构转型。他呼吁行业聚焦三大方向:一是强化跨域数据互通,构建国家级虚拟电厂协同平台;二是完善市场激励机制,释放分布式资源商业潜力;三是推动标准体系建设,筑牢能源互联网安全基石。通过数字技术打通‘源网荷储’全链路,构建高弹性、低碳化、智能化的新型电力系统,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绿色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