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山色烟蒙,四方笼翠。5月9日至11日,2025世界品牌莫干山大会在浙江德清举行,汇聚中国产业发展之声、中国企业振兴之音。“AI技术正在从实验室走向产业端,技术突破的‘最后一公里’往往卡在品牌认知与市场信任的鸿沟。”5月9日,在2025世界品牌莫干山大会平行论坛之一的2025新质生产力大会圆桌对话环节,主持人的开场白揭开了关于品牌与新质生产力关系的深度探讨,来自科技、资本、航天与智能管理领域的企业代表,进行了一场新质生产力发展路径中的跨产业对话。
圆桌对话环节
品牌赋能技术落地
光源资本董事总经理许银川从资本视角解读了品牌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作用。“品牌在企业成长中的作用越来越大,尤其是从实验室到全球市场的过程中,需要品牌力助其破冰。”他以TCL全球化品牌建设为例,表达出品牌在国际市场拓展中展现出事半功倍的效果。对于B端市场,许银川更直言,“当20家AI公司争夺同一订单时,品牌力是胜出的重要因素。”
北京蓝箭鸿擎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史耀中则认为,公司所在商业航天和卫星互联网产业属于典型新质生产力行业,2024、2025连续两年写入政府工作报告,行业高速发展正在催生推动新技术、新材料、新产品、新服务的发展进步和新合作模式、新产业链价值链的形成,在这个过程中,品牌可以大幅缩短企业与人才资源、资本支持和终端客户的距离,能够推动包括公司所在的通信星座设备制造商在内的新兴行业及赛道的发展。
新质生产力助力传统产业升级
当前,智能化革命浪潮澎湃,新质生产力已成为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特别是以人工智能为引领的技术集群,正与传统产业发生全方位、深层次融合。
上海海桓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杨文涛以船舶海洋装备修造场景破题。他表示,面对船舶制造行业人员资源紧张、污染大、时效性等问题,通过AI赋予机械化和智慧化的互动,可以对传统行业进行改革创新,“人工智能绝不是简单的机器人替换人的操作,而是将原本技术及工艺流程进行大型革新从而完成整个状态的变化。”
天津锋物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兼CEO丁文斌结合传统物业管理转型升级实例,描绘了更接地气的变革场景,通过将计算机视觉、图像识别技术植入社区地库监控系统,大大提升业主找车效率,推动北京某小区物业收缴率从60%跃升至99%。“我们要把产品做得足够简单,简单到一个不认字的人能够很容易地发微信。”丁文斌强调,在劳动密集型行业,技术落地需要同步完成组织变革与文化重塑。
丁文斌表示,新质生产力的“新”不在于技术本身的“新旧”,而是将技术应用到产业中使其产生质的变化,进而带动中国新质生产力的发展。
擘画产业未来蓝图
面对新质生产力助力产业发展的未来图景,杨文涛认为,未来AI会大幅度帮助企业提高产品生产效率。许银川则从资本布局揭示新动向,光源资本将借助十年积累的品牌影响力,通过资本进入、上下游链接、品牌策略等手段助力科技创新企业发展破局。
在航天领域,史耀中对未来中国通信星座建设和商业航天发展充满信心。他表示,随着我国从陆地性制造大国向海洋性全球强国转变,我国急需构建一个覆盖全球、自主掌控的空天地海一体化通信网络。“现在,我们正在同步性迈向海洋强国、航空强国以及航天强国。”他说。
在总结环节,四位企业家不约而同指向同一方向:新质生产力的爆发需要品牌力与技术力的双轮驱动。杨文涛强调“品牌是科技企业的魂”,许银川观察到资本市场信心随着技术突破持续回暖,史耀中感慨“品牌为新质生产力插上翅膀”,丁文斌则呼吁“站在巨人肩上深耕垂直场景”。(胡长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