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中国财富网讯(吕天玲 实习生温光华)3月21日,以“开放包容 共创共赢”为主题的2025中国财富大会·数字金融创新论坛在北京举行。全国青联常委、一个地球咨询创始人李磊发表了题为《数字创新赋能绿色金融:AI助力ESG实践》的主旨演讲。他在演讲中表示:“ESG已从西方金融概念升级为全球竞争新规则,而人工智能技术将是中国企业应对合规挑战、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核心驱动力。”
一个地球咨询创始人李磊在论坛上演讲
合规压力下的ESG转型挑战
李磊以“‘3060’双碳目标不仅是国家战略,更是中国企业参与全球竞争的新门槛”来分析当前形势。他表示,欧盟碳关税如同一场“绿色大考”。2026年全面生效后,中国出口的钢铁、水泥等产品需申报全生命周期碳排放数据,到2034年免费配额取消时,“出口成本或激增20%以上,这对传统制造业是生死攸关的挑战”。
面对美国SEC气候披露新规与欧盟CSRD指令将监管延伸至中小企业的趋势,李磊直言:“过去大企业是监管焦点,如今中小企业也需穿透供应链,合规成本可能翻倍。”
李磊总结国内企业三大痛点是:“数据质量如雾里看花、评级标准各自为战、合规成本水涨船高。”
AI技术重塑ESG实践范式
“当台风路径可预测、碳排放可定价时,ESG就不再是成本中心,而是价值创造的催化剂。”李磊举例说,在为跨国零售巨头打造的供应链碳管理中台里,“AI像一台高精度显微镜,瞬间透视10万家供应商数据,发现物流环节仅占全价值链碳排放的4%,运输路线优化后年减碳15万吨,相当于再造一片森林”。
谈及动态风险管理,他描绘了巴西保险业的创新场景:“AI预测极端天气就像给台风装上了导航仪,动态保费产品让户外作业风险可控。”而在非洲气候韧性项目中,他感慨技术的人文温度,“AI测算不同植被对降水模式的响应,指导社区种植抗旱作物时,我们看到的不仅是数据,更是千万家庭的生计保障。”
针对企业最关切的商业回报问题,李磊表示,“ESG不是选择题,而是必答题。”他透露,一个地球咨询联合金融机构开发的ESG挂钩金融产品,已实现“碳表现与融资成本动态绑定,让减排行动直接转化为财务收益”。以某钢铁企业为例,“碳排放定价模型每年节约关税成本超2亿元,这就是绿色竞争力真金白银的体现”。
展望未来,李磊呼吁企业把握三大战略支点:将ESG目标“像毛细血管一样渗透到采购、生产全流程”,构建“自主可控的数据中台,让碳足迹清晰可溯”,并通过“跨机构协同生态打破数据孤岛”。
李磊认为,当AI让绿色转型可测量、可定价,书写的不仅是企业财报,更是人类与地球的新契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