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商报(记者 谢作钦)于斯为盛好风光,湘江潮涌向未来。11月22日,以“金融赋能产业 科创引领未来”为主题的第六届湘江金融论坛在星城长沙启幕。来自政产学研金各领域的杰出代表嘉宾聚首湘江之滨、麓山脚下,向全国发出湖南、长沙和湘江新区之声,探索资本赋能科创产业,共谋产融高质量发展。
科技创新“始于科技、成于资本”。资本市场是推动科技成果走向产业的关键要素,也是助力科创企业做大做强的“源头活水”。今年10月,中央金融工作会议首次提出建设“金融强国”,明确“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这既是塑造发展新动能的必然要求,又是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应有之义。随着创新驱动发展纵深推进,高效集聚各类创新要素,构建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湘江论道共话金融赋能产业
第六届湘江金融论坛由中共湖南省委宣传部、中国财富传媒集团、湖南省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湖南湘江新区管理委员会共同主办。第二十届中央纪委委员、新华通讯社总编辑、党组副书记吕岩松,湖南省委常委、长沙市委书记吴桂英,湖南省人民政府副省长、长沙市委副书记、市长周海兵,中国科学院原党组成员、秘书长邓麦村,中国财富传媒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总裁韩煦东,以及来自湖南省地方金融监管局、国家金融监管总局湖南监管局、人民银行湖南省分行、湖南证监局等金融监管部门,湖南省发改、科技、工信、财政、民政等省直部门,长沙市和相关市州及湘江新区等有关领导和嘉宾出席。
11月22日,湖南省委常委、长沙市委书记吴桂英宣布“第六届湘江金融论坛”开幕。(肖雪/图)
金融是国民经济的血脉,是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此次论坛设有开幕式、主论坛、主题论坛三大环节,围绕智能制造、科技创新、产业发展相关话题,论道湖南经济高质量发展。
自2017年以来,“湘江金融论坛”品牌金融峰会已成功举办5届,成为湖南金融界的年度盛事,与互联网岳麓峰会形成了“春观岳麓、秋赏湘江”的品牌佳话。在“三高四新”美好蓝图和“金芙蓉”跃升计划的指引下,长沙湘江西岸正洋溢着澎湃的科创活力和助力科技创新的金融生态,聚焦产业变革,探索资本助推科技创新的方法,为金融科技产业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
据了解,自湖南省政府提出在湘江新区建设湖南金融中心,致力打造立足中部、辐射西部的区域性金融中心以来,湘江金融论坛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成为市场信息和政府投资的风向标。梳理历届论坛发展历程,从明确定位、创新理念、确立发展主线、构建产业体系,一路走来,展示了湖南本土产业发展的突围方向,架构起湖南金融中心发展的清晰脉络,每一届论坛都为企业发展创造了大量机会,为服务实体经济引入了金融活水。
2022年,湖南全省GDP实现4.87万亿元,同比增长4.5%,高于全国1.5个百分点;全省共有A股上市公司145家,其中长沙上市总数达87家,数量和市值均居中部首位。特别是湘江新区作为中部地区首个国家级新区,是湖南省创新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的区域之一。去年湘江新区GDP突破4000亿元,经济总量居国家级新区第六位。目前聚集了43万多家经营主体、53家上市公司、2700余家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形成3大千亿级产业集群,成为湖南现代产业重地、科技创新高地、投资兴业福地。
大咖云集构建产业新格局
在第六届湘江金融论坛主论坛上,中国科学院院士、“科创中国”金融科技产业服务团首席科学家郑志明,中国人民大学原副校长、国家金融研究院院长吴晓求,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党委委员、秘书长陈春艳,深圳市创新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原党委书记、董事长倪泽望,中国电力国际发展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中国微能网创新平台常务副主席贺徙分别以《加强基础创新构建现代科技体系》《如何建设金融强国》《推动基金赋能科创产业助力科技高水平自立自强》《提升科技成果转化率加速新型技术成果产业化》《长沙主打“科技研发”以“创新驱动”定义未来的城市》为题,围绕党中央国务院关于金融工作的重大决策部署,深刻阐述了金融作为源头活水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推动作用和重要意义,创新提出了“金融活、经济活,金融稳、经济稳”具有战略性、前瞻性的新思想新观点,助力金融赋能科创产业高质量发展。
11月22日,第六届湘江金融论坛大咖云集,打造金融赋能科创产业思想高地。(肖雪/图)
近年来,湖南锚定实现“三高四新”美好蓝图,聚焦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全力推动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赋能产业发展,众多金融投资机构在湖南金融中心加速集聚、成长壮大,全面构建起持牌金融+科技金融+基金+配套服务机构为支撑的金融产业格局。2022年,全省金融业增加值达2421亿元,长沙市金融业增加值突破1000亿元,企业上市“金芙蓉”跃升行动深入实施。三大交易所均在湖南设立了服务基地,湘江基金小镇存续投资机构总认缴规模位居全国前列。
中国商报记者从会议上了解到,湖南以先进制造业为主导,改造提升4大传统产业,巩固延伸4大优势产业,培育壮大4大新兴产业,前瞻布局4大未来产业,通过五大标志性工程立标打样、“十大技术攻关项目”示范带动、“三尖”创新人才工程精准支持,构建湖南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四梁八柱”。自湖南金融中心建成以来,围绕“科技普惠金融”定位,发展持续提速,形成了“持牌金融+金融科技+基金+专业服务”的产业格局,金融机构数量从2016年的13家增长到当前的1200余家,基金总认缴规模达3900亿元,金融业税收从2016年的1.9亿元增长到2022年的近60亿元。其中的湘江基金小镇已成为湖南省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基金集聚地,基金规模在全国基金小镇中排名第五。
在此次主题论坛中,还特别举行“IPO企业品牌辅导计划——湖南专项行动”启动仪式,中国财富传媒集团与湖南高新创投、湖南湘江国投现场签约,搭建品牌与资本市场的有效链接平台,助力湖南培育优秀市场主体,帮助企业挖掘品牌中蕴藏的财富密码,共同营造健康积极的市场环境,驱动湖南科创产业快速升级。
湖南担当勇闯新路作示范
澎湃的金融活水正成为湖南科技创新、产业升级的直接纽带和开放共赢、强势竞争的源头动力。近年来,湖南省委省政府锚定“三高四新”美好蓝图,勇闯新路,积极构建新发展格局,不断展现新作为,在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和长江经济带发展中彰显出“湖南担当”。
由湖南钢铁集团联合中联重科、湖南湘投控股集团、湖南财信金融控股集团共同设立的湘江基金总规模200亿元,其中首期规模50亿元,旨在构建起“人才支持基金+科创引导基金+产业引导基金+上市企业投资并购基金+重大项目专项基金”五位一体、覆盖企业全生命周期的引导基金体系。
行走在湘江西岸,创新热潮涌动,金融活水澎湃。运营实缴超340亿元的湘江新区产业引导基金,探索出“母基金+子基金+直投”“一园一区一基金”“上市企业CVC基金”等多种特色模式,投资培育了天仪研究院、长沙智能驾驶研究院、安牧泉、红太阳等一批优质科创企业;以湘江基金小镇为核心构建科技基金街区,引进基金机构913家,认缴规模3627亿元,在全国基金小镇中位列第五,形成创业投资产业规模效应,入驻基金投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74家;打造“长沙市金融专题库和金融大数据开放平台”,为科技型企业精准“画像”,累计批复企业融资授信296亿元,发放贷款126亿元。
11月22日,中国科学院院士郑志明在第六届湘江金融论坛上发表精彩演讲。(肖雪/图)
湘江勇立新潮头,奋楫争先看今朝。湘江的滚滚涛声之下,诉说着湖南以“产业+创投”拉动经济增长的发展故事,撞击出“金融+科技+产业”三位一体引领未来的时代回响。作为湘江新区重要的国有资本投资平台,湘江国投公司立足股权投资、园区运营、金融科技、商业保理的“一主三特”业务布局,争当金融助力全球研发中心城市建设的排头兵。借助本次论坛为创业者、投资机构和政府平台搭建“对话”的舞台,展示湖南投资的优势与魅力,以开放、热忱的姿态招商来湘、招商回湘,为金融产业赋能科技创新提供更多新理念、新思路。
实业发展需要金融助力,金融投资需要优质赛道。全面推进深化改革的资本市场,金融在服务国家战略、促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国正处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尤其需要金融为产业发展“活血化瘀”。中国财富传媒集团将进一步发挥植根资本市场,广泛深度联系金融机构和上市公司、基金公司的独特优势,对接各类资源,激活金融“活水”,助力科技创新和高端智造产业建链、补链、强链,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添砖加瓦。
惟楚有才,于斯为盛。当前,“三高四新”战略蓝图正在湖湘大地全面擘画展开,长沙打造全球研发中心也迈出了坚实步伐。金融赋能产业,科创引领未来。相信在湖南这片创新创业的热土上,一定能持续结出金融与科创融合发展的新成果,注入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新动能,打造出我国内陆地区高质量发展的新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