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

【财富有约】“南向通”的深意,中国资本进一步对接世界

2021-10-14 12:35 原创
中国财富网.田欣鑫

在债券市场“北向通”开通四年多后,“南向通”千呼万唤始出来,不仅为希望匹配外币负债和资产的境内投资人打开新市场,也让内地与香港债券市场的南北双向互通终于实现。

“南向通”提供了哪些新的投资机会?又将如何影响境外债市?境内投资者参与境外债券市场需要注意什么风险?为此,《财富有约》栏目对话了Tradeweb亚洲区总裁孙晨,解读“南向通”开通的深意。

增配债券资产

财富人群优化配置结构

央行数据显示,“南向通”首个交易日,共有40余家内地机构投资者与11家香港做市商达成150余笔债券交易,成交金额约合40亿元人民币。

孙晨表示,“南向通”为中国的财富人群提供了一个投资境外债市的新机会。境内投资者一般对股票的关注度较高,而对债券的关注度相对较低,但海外的财富管理会按一定比例配置股票和债券,且具体的配置比例因人而异。因此,南向通和境外债券类产品的推出,对中国财富人群逐渐增配债券有一定的推动作用。

孙晨提示,债券投资对专业性要求较高,尤其是境外债券,个人投资者需要通过专业的机构来配置和投资,包括基金公司、银行资管等。

另外,从资产配置角度来看,“南向通”提供的是在香港市场交易流通的多币种境外债券,由于境内外的债券市场存在低关联性,境外信用债的收益风险比相对境内也更高,这给境内资产管理机构通过全球资产配置,提高组合的综合收益,降低组合收益波动性带来更多空间。

债券市场“有进有出”

内外资产配置趋平衡

对于“北向通”和“南向通”的关系问题,孙晨指出,“北向通”在4年前开通,是境外资本参与内地债券市场的流入通道。海外的机构投资者,包括各国央行、主权基金和大的国际资产管理公司,通过“北向通”可以投资中国的人民币国债和其他债券。

“南向通”正好相反,是境内投资者参与境外债券市场的通道。首批13家做市商成员机构和41家境内商业银行及多家QDII、RQDII机构,通过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及以Tradeweb为首的境外电子交易平台投资在香港市场交易的海外债券。

因此,“北向通”和“南向通”是债券通的两个部分,是实现资本双向流动的互联互通合作机制。

长期以来,海外机构投资者高度缺配人民币资产,同时,国内的投资者也缺配海外资产。因此,债券通存在的核心原因就在于让内外资产配置趋于平衡。从这个角度看,债券通机制的产生是由市场和需求驱动,也是人民币国际化战略的一个具体实施步骤。

“北向通”和“南向通”的区别主要在技术层面,“北向通”暂没有设置额度限制,“南向通”设置年净流出总额度5000亿元人民币,单日净流出不得超过200亿元人民币。额度管理方面更细化,避免资金大进大出。

(9月24日,孙晨受邀出席债券通“南向通”启动仪式)

值得关注的是,中国外汇交易中心适时引入境外交易平台,支持境外投资者通过境外交易平台一点接入,直接与境内做市机构在交易中心系统达成交易。

孙晨介绍,Tradeweb在4年前就是首家接入北向通的境外电子交易平台。此次在推动南向通以及人民币国际化的过程中,Tradeweb还主要发挥了三大作用:

一是提供金融科技服务,为中国的金融基础设施建设“修路搭桥”。通过Tradeweb首创的电子化询价(RFQ)交易模式提升中国跨境投资的电子化交易水平。

二是对接海外资管的大生态圈,海外央行、主权基金、资管公司通过Tradeweb投资中国债市。Tradeweb为境内投资者提供了3000多只可在香港交易的离岸债券,包括美元债、欧元债等。

三是Tradeweb的做市商网络为南下参与离岸债券交易的境内投资者提供报价做市支持和强大的流动性支持。

投资或从熟悉品种开始

三类债券更受青睐

从投资渠道来看,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QDII)和人民币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RQDII)也是境内向境外投资的一个通道,“南向通”和QDII、RQDII有什么不同?

孙晨解释,“南向通”是境外债券投资的一个新通道,与QDII和RQDII并行,即为投资者多提供了一条投资路径。

不同之处在于额度管理模式不同,QDII采用机构额度管理模式,不记单日额度;“南向通”采用类似股票通单日净流出的管理模式,同时设定年度净流出上限。

投资范围也存在差异,QDII和RQDII可投资境外的各类资产,包括股票、债券、基金、商品、期货等;“南向通”主要聚焦于可在香港进行交易的离岸债券。

在具体境外债券的品种选择方面,孙晨提到,内地投资者投资境外债券还是一个相对新的事情,所以国内的机构投资者也会大致经历“学习曲线”。

首先是倾向于投资熟悉的产品,例如中资美元债。这类债券的发行人基本在中国,国内机构相对熟悉,发行利率也比国内发行利率更有吸引力。

第二是境外低风险高评级债券。虽然这些债券收益率不高,但能提高组合投资的稳定性。加之额度限制的原因,之前少有机构通过QDII进行配置,在“南向通”推出、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的情况下,机构将有意识地配置这些外币债券。

第三是境外高收益债券。这类产品回报率较高,风险系数也较高,发行主体的信用风险可以通过信用研究和香港市场的衍生品工具进行有效管理,由于国内缺乏足够体量和流动性的高收益债券市场,也会吸引一部分追求收益的投资者参与。

(孙晨接受《财富有约》专访)

初期慎防“水土不服”

三大风险须及时注意

随着“南向通”的正式开通,投资者也迫切想了解,境内投资者参与境外的债券市场需要注意什么的问题。

孙晨提醒,初期要注意在自己的能力圈范围之内投资。从历史经验来看,境内资产管理公司在刚开始参与港股通的时候,由于香港的资产定价权、定价逻辑的不同,中资投资港股的时候就出现了水土不服的情况,当时的战损率也比较高。因此,新近通过南向通投资境外债券的中国的资产管理从业者要尽快去学习和适应。

具体来看,一是要注意交易结算风险的管理,境外债券市场的交易模式、平台、结算路径、交易对手都与境内债券交易有很大不同,初次参与的境内机构应依托托管银行或基础设施对相关交易结算流程进行梳理分析,对关键风险点进行有效管理。

二是注意汇率风险的管理,如何利用好境内境外两个市场,对外汇风险头寸进行有效管理是每家参与南向通机构都要面临的挑战。

三是注意发行人信用风险的管理,境外发行人的资质参差不齐,其评级体系与方法论与境内也有很大差异,对于参与境外高收益债券投资者南向通机构而言,如何建立离岸债券的信用分析框架,有效进行信用风险识别和管理,都是机构面临的挑战。

助推人民币国际化

中国资本进一步对接世界

对于“南向通”将会如何改变境外债券市场的问题,孙晨回应,“南向通”的推出是中国金融市场的一个大事件,中国金融市场的任何一件大事都是世界级的金融大事,这是由中国的经济体量决定的。

“南向通”实际上也是人民币国际化的一个重大举措,人民币国际化会逐渐演进到人民币资产的国际化,而人民帀资产的国际化是通过境外人民币资产的充分交易与盘活逐步实现的。境外人民币资产在盘活交易和流动性增强的过程中,会逐渐让中国的资本市场进一步与世界对接,与中国国力匹配的资本参与世界资本市场上的运作也会最终产生规模与定价效应。

责任编辑:吴芃
0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