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人造肉第一股”beyond meat公司在纳斯达克上市首日便暴涨163%,随后国内“人造肉”概念异军突起,一度成为股市上“最亮的仔”。受党报评论君邀请,今晚我们就来聊聊“人造肉”这个话题。
来自Beyond Meat肉饼制成的汉堡
提起“人造肉”,最先联想到的可能是如今已经活跃在各大素食餐厅的“素肉”,以豆制品为原料,经过一番调味,达到以素仿荤的效果。从中国自古相传的“素鸡”“素鹅”到你小时候啃过的辣条,再到宜家新研发的素肉丸,肉味能“人造”似乎已不足为奇。但真正让人匪夷所思的是,一种能从实验室培育而来的肉。
如果说“素肉”是用植物蛋白质“凑”出来的,那么“培育肉”更像是从动物细胞里“长”出来的。通过提取动物细胞、利用生物反应器独立培养,便能随心所欲,得到最想消费的那部分肉。这种听起来有些科幻色彩的技术,如今已落地成真。早在2013年,荷兰科学家便向全世界展示了人造汉堡,从而掀起一股实验室培育肉的热潮。
无论是“素肉”,还是“培育肉”,“人造肉”兴起的背后是日益旺盛的市场需求。在一些落后地区,速生的培育肉能尽可能多地带来日常所需的动物蛋白质;而在消费升级的新趋势下,“素肉”的素菜荤味也能成为绿色健康的替代品,减少了吃肉可能导致的肥胖、高血脂等疾病。既能“知肉味”,又能“享健康”,人造肉的价值确实不小。更重要的是,与传统肉类相比,“人造肉”在根本上防止了动物疫病的传播,也有助于减排温室气体。有机构数据显示,养殖业所排放的温室气体中,45%是生产饲料时排放,39%是动物排放。消费“人造肉”,看起来像是一种更具环保前景的吃肉方式,引发资本竞逐便不难理解。
尽管苏东坡说,可使食无肉,不可使居无竹,但事实上,作为食肉动物,人类对肉的依赖一时还难以改变。能变化的是什么?是理念。从远古的茹毛饮血,到历史上的花式烹饪,再到当下的人造原料,同样一块肉上,理念已经走出千里。今天,“素食主义”逐渐打破“肉食主义”铁板一块的格局,开始成为风尚;即便在“肉食主义”内部,食肉背后的环境因素、动物保护主义精神、粮食危机问题也逐渐被考量在内,发展出新的饮食文化。换个角度看,“人造肉”会不会改变人类与食物之间千百年来形成的关系,让食品的社会和情感意义发生变化,从而影响到文化乃至文明的变迁?
所以,如果说在吃饱、吃好、营养、环保之间求平衡是当代世界始终关注的命题,“人造肉”的出现,提供了一种解决相关问题的可能手段。从表皮级别到细胞级别,食物的精细化处理背后,更是生产力的极大提高,可以说,“人造肉”作为一种“未来之肉”,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技术进步和技术红利。
从目前的研究进展和市场接受度来看,说“人造肉”要替代传统肉类还为时尚早。但随着科技进步和观念更迭,以“培育肉”为代表的“人造肉”或许会成为趋势。要先于消费者闻风而动的,或许应是监管者。正如椰奶、杏仁奶的出现延展了人们对于“牛奶”的认知,当“人造肉”颠覆了对“肉”的定义,如何在重新诠释肉类概念的同时,在生产制造环节,在管理规范和卫生检验标准上同步跟上?比如在培养细胞时,如何避免被细菌污染,如何防止添加剂泛滥,凡此种种,都有待进一步探索和完善。总之,新生的东西是难得的,对于“人造肉”,要静观其变,也应有所作为。
这正是:新旧肉同市,味近料不同。监管若跟上,何妨辨真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