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立区域性特色扶贫品牌 碧桂园探索消费扶贫机制

2019-05-18 19:43 来源 : 中国财富网      原创

分享至

端午节临近,秦岭南麓宁陕县城关镇农民黄兴建正忙着出货,合作社生产的红、黄、黑各色豆子,供应给广东一家扶贫品牌公司“碧乡”,将作为主要馅料制作成粽子礼盒销售,帮助当地一些贫困户增加收入。

“碧乡”是碧桂园探索过程中创办的第一个社会型企业。

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关键之年,国家鼓励民营企业采取“以购代捐”“以买代帮”等方式采购贫困地区产品和服务,帮助贫困人口增收脱贫。在各级党委政府指导下,碧桂园从2018年5月开始结对帮扶全国9省14县,推动消费主体的需求与贫困地区特色产品供给信息精准对接,探索社会扶贫共同体创新机制。

力推消费扶贫解决滞销问题

宁陕往东800多公里,河南商丘的“木兰故乡”虞城县,返乡创业女青年朱婧源数年前辞掉公务员的“铁饭碗”,今年种植的新品金丝皇菊有了不错的收成,通过“碧乡”升级包装设计后,成为“赠品”搭上粽子热销的“便车”,即将销往各地。

朱婧源在玫瑰园采摘盛开的玫瑰花

截至2018年12月,朱婧源的虞玫丰合作社已发展带动蔡庄村贫困农户75户、贫困人口198人共同创业,其中60户、175人已成功实现脱贫,工人工资可达每月1500至4500元,即便是工作能力有限的老人,在玫瑰盛开期工作一到两个月,也足够实现脱贫。

2018年3月,预想中的玫瑰盛开期没有出现,一场严重的倒春寒让玫瑰花产量只有2017年的三分之一,直接经济损失达40余万元。库存的花茶卖不出去,朱婧源只好准备处理土地和玫瑰苗。在政府的引导下,碧桂园虞城扶贫小组找到了她。通过“碧乡”及“凤凰优选”上线玫瑰花茶,号召内部员工采购,寻找其他销售渠道,帮朱婧源解决了五六万元的滞销产品。

今年,朱婧源还种植了金丝皇菊,玫瑰花也迎来了丰收。去年因为天气原因,干花每亩产出还不足30斤。而今年玫瑰产量大增,预计湿花每亩产500多斤,按照4.5斤湿花产出一斤干花计算,干花可每亩产出100多斤。

湖南誉湘扶贫车间劳作现场(第一财经/供图)

促进贫困人口稳定持续脱贫

解决燃眉之急固然重要,促进贫困人口稳定脱贫才能实现可持续。

在湖南平江县,湖南誉湘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的作业车间里,女工们正有条不紊地给发酵好的甜酒贴标签、打包装;在另一工作间里,几位本地年纪较长的妇女正在手工包着红枣糯米粽。酿造甜酒和包粽子所用的糯米,全部来自誉湘自有的水稻种植基地,此外还有20000亩红薯种植基地,带动周边农户发展红薯产业,将红薯制成薯粉、饼、条等系列面向市场。

2018年6月以来,碧桂园集团与誉湘合作,通过“公司+基地+农户+合作社”的模式,让带着“扶贫基因”的农产品依托碧桂园在全国的资源和渠道,走出平江,融入全国大市场。像粽子这种季节性食物,以“计件取酬”方式聘用贫困户作为临工,包一只粽子报酬0.18元,熟手一天可包500只左右,意味着每天能有90元收入。

帮“种菜”,还管“卖菜”。贫困县农特产品被碧桂园包装转化成“碧乡”产品或与碧乡联标、或直接上架碧乡平台进行销售。“碧乡”的做法,是把农产品也品牌化,区别于价格战的商品,靠品牌拉动力增加价值。通过旗下新零售品牌公司“凤凰优选”700多家门店、网点平台、上下游产业链企业、合作伙伴等渠道进行销售。拓宽销售渠道,誉湘便能进一步扩大生产,有利于促进贫困人口稳定脱贫,助力贫困地区产业持续发展。

 

树立区域性特色扶贫品牌

与朱婧源不同,80后宁陕青年黄兴建生在农村、长在农村,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地处秦岭中段南麓的宁陕,森林覆盖率达82%。依托“朱鹮放飞基地” 的自然资源,黄兴建创立“秦耕”牌高山五谷杂粮,从事农产品和食用菌种植、加工、销售及肥料生产销售等,链接农户,特别是贫困户就业,还先后被评为全省第三批农民专业合作社青年示范社、市级农民示范社。

每到一县扶贫,碧桂园必挖掘当地特色农产品,充分发挥帮扶县资源禀赋,推动一村一品、一县一业。在这样的思路下,碧桂园宁陕扶贫小组找到了黄兴建。目前,“秦耕”的菇菌、杂粮等已转化为碧乡农产品,在凤凰优选等渠道出售,让优质农产品直接从田间到餐桌。安徽舒城小兰花茶叶、陕西耀州和蓝田贝贝南瓜……据统计,“碧乡”目前共挖掘14县109款优质农特产品。

同样的模式被复制到了与碧桂园结对的14个帮扶县。

2018年“双十一”,碧桂园集团启动“消费扶贫月”,举办“爱在东乡”慈善晚宴及电商渠道,发动集团十多万员工、数百万业主,大量战略合作伙伴、上下游企业、商业联盟,还有众多的社区和社群,鼓励更多人“以购代捐”。短短几天,碧桂园帮助东乡预售出了1万余只东乡羊,直接链接大约3000户贫困户,养殖小户户均增收600至900元;大部分为养殖大户,户均增收3000至5000元。

 

英德鱼咀文旅项目民宿(第一财经/供图)

乡村文旅让贫困户吃上旅游饭

农村有古色、特色、红色、绿色等丰富的资源,充分挖掘“四色”资源,从产业供给出发,在吃(旅游餐饮)、住(宾馆住宿)、行(交通)、游(景观旅游)、购(旅游商品)、娱(娱乐休闲)这些旅游业生产力要素上,大力促进贫困地区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提质升级,让贫困户在家门口吃上“旅游饭”,也是可持续脱贫的一种途径。

2017年11月,碧桂园集团积极响应广东省委省政府关于新农村建设的号召,在广东省定贫困县英德成立专职扶贫小组。在英德浛洸镇鱼咀村,碧桂园集团联合广物控股集团,开展国企民企共建帮扶,将扶贫与民宿产业相结合,在原有建筑物基础上将其改造成旅游小镇。同时,开展民宿服务业培训,实现“家门口就业”。目前,鱼咀古村民宿一期已开门营业,十多名青年回乡在民宿实现就业。

如今,碧桂园的思路已经不局限于农产品,除了英德鱼咀民宿、英德河头民宿等,还开发了扶贫游、农家乐等贫困地区生态旅游项目,让消费者深入当地,既体验当地的文化民俗,也能促进当地产业的发展,互惠共赢。

据悉,碧桂园还将继续在各级党委政府的指导下,计划在今年“520”这个有爱的日子,牵头搭建“社会扶贫共同体”,并提出“六个融合”,即将党建、团建活动与旅游扶贫深度融合;将用工需求与贫困人口就业深度融合;将爱心捐赠与贫困家庭迫切需求深度融合;将业务拓展与贫困地区发展机遇深度融合;将传播内容与倡导扶危济困理念深度融合,共创、共建、共爱,共同参与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事业。碧桂园希望通过联合社会各界力量,凝聚更多社会资源,形成扶贫强大合力。

责任编辑:袁上草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