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8年初以来,“互联网+”的产业领域渗透已成为一股不可逆转的大潮,随着数字化转型不断提速,企业市场正成为各方竞逐的超级风口。工信部赛迪研究院、中国国际电子商务中心正式发布的《中国企业电商化采购发展报告(2018)》(以下简称《报告》)显示,2018年我国企业电商化采购市场规模约为3600亿,同比增速达80%。与此同时,综合型平台交易额远高于垂直型平台,交易额近2000亿元,复合增长率83%,不仅如此,《报告》分析认为产业互联网未来的规模将达到十万亿甚至百万亿量级。
从发展阶段看,《报告》指出,企业电商化采购市场已上演电商平台的巨头之争,大型综合电商占企业电商化采购综合型平台市场的95.4%以上份额。尤为值得注意的是,京东继续稳坐企业电商化采购市场头把交椅,且领先优势进一步扩大。
企业电商化采购市场规模领先
B2B电子商务模式是一种由采购行为驱动、数据和技术赋能、供应链协同而实现的全流程在线化模式。
《报告》显示,在这一领域的采购市场份额上京东持续领先。在2017年1-10月,采购企业选择使用的企业采购电商化综合型平台中,京东企业购的市场份额占比为48.6%,今年1-10月间,在各大电商巨头加大投资、竞争加剧的情况下,京东企业购的市场份额不降反增,上升到了51.2%,占据了行业中名副其实的“半壁江山”。
从企业电商化采购市场的平台横向对比来看,阿里企业采购(拥有1688大企业采购、企业汇采、淘宝企业服务、阿里钉钉等四个平台级入口)占比29.8%,苏宁企业购市场占比为13.9%。
纵览近一年来的行业动态,腾讯董事局主席兼首席执行官马化腾明确提出,腾讯的重心是发力产业互联网,通过做连接、做工具和做生态,为各行各业进入数字行业提供接口。阿里CEO张勇调整阿里架构,强调要以技术驱动产业数字化,做出“商业操作系统”,为所有行业实现数字技术赋能和改造。各个巨头的toB路径,似已找到了各自的方向。
业内专家分析,“阿里和腾讯,包括百度在内,做得更多的是toB前端技术的创新研发,特点是投入周期长,比如PaaS(平台即服务)和IaaS(基础设施即服务)。这些研发的目的是做成企业的水和电,强调平台和开放性,目标是做成生态,而京东的toB业务则更多侧重于技术应用(综合技术解决方案)。”
京东集团相关负责人曾表示,“京东的toB策略,侧重的是与原有的商业逻辑无缝衔接,即从C端供应商品的平台,向B端企业在线采购延伸,盈利能力强。我们对企业业务的定义,是以企业采购为核心的全链条服务。”
市场表现和数据也证实了这一定位,2018年,京东集团在企业采购领域倾注的资源显著提升:组织架构调整方面,工业品频道升级为一级频道;产品研发方面,发布智能福利解决方案——京东京喜;投融资方面,2亿元领投工品汇等相关投资……11月,京东一周内便完成四笔“企业业务”,交易合作对象包括中国移动、奇瑞捷豹路虎、中国三峡集团和上海华能电商公司,总金额近10亿元。
目前,京东已同中央、各省级政府和21家主要银行实现了100%合作率,世界500强在华外企中的80%、中国500强企业中的70%也选择了京东企业购。2018年Q2财报显示,京东企业业务已经成为京东驱动业绩增长的新引擎。
助力企业精细化采购管理升级
《报告》指出,我国toB人群规模是美国的5至8倍,但toB领域占股投资额却不到2%,特别是企业采购,属于严重被低估的“资本遗珠”。统计资料显示,2017年,我国B2B电子商务规模超过20万亿元,全国政府采购金额高达32114.3亿元,中央企业电子商务联盟预计,到2020年,其联盟成员单位电商平台的年度交易额可能会达到5万亿元。
对企业而言,B2B电子商务模式可在线上完成一站式企业采购管理,从供应商匹配、下单、审批、执行,到后续的交付、结算等全部过程,极大地促进企业降本增效,有望成为推动传统企业彻底实现数字化转型的切入点。
在采购4.0阶段,京东无疑是企业电商化采购模式进化的有力推动者。随着京东一体化开放战略的持续推进,基于自身对企业市场十多年的深刻理解,京东通过发挥自身技术、产品、服务等基础设施优势,推动企业供应链及管理全流程数字化的蝶变,打造出推动企业采购管理升级的“京东模式”。
今年3月,在京东针对企业业务提出场景进化、客户为先、科技驱动、价值创新四大战略后,陆续发布智能福利解决方案京东京喜、智能办公解决方案京东京点、政府采购全流程电子化解决方案等一站式服务解决方案,助力企业精细化管理升级,深挖场景管理价值。
基于对市场的精确把握,金融、运营商、交通等成为京东企业购2018年重点发力的领域。以金融领域为例,京东年初就已经同五大行全部签约实现总行级别合作,不久前还联合权威金融机构推出了“金融采购创新实验室”,致力于实现采购场景化、功能组件化、数据标准化、协议通用化的智能采购在金融行业的应用普及。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以来,企业电商采购领域一个显著的变化是商品品类的扩充。从《报告》提供的数据来看,2018年工业品MRO类产品企业采购出现了爆发式的增长,许多商品类目经历了从无到有的变化过程,例如电料辅料、传感器、晶体与晶振、无线模块与适配器等。此外,安防用品、个人防护用品和金属加工品也出现了大幅增长。这一方面表明电商采购与企业日常生产、运营的对接越来越紧密,另一方面也预示着工业品市场即将迎来爆发。
作为企业采购的领跑者,今年10月,京东重磅推出工业品一级频道,使之获得了京东商城首页的流量入口,并倾注招牌营销资源“超级品类日”进行推广。随后又在一个月时间内连续发力,在产业链上游与欧时、施耐德等全球知名工业品品牌达成合作,进一步整合头部级品牌资源,同时在产业链下游签约世界500强能源巨头华能、三峡,以自营模式无缝衔接上游品牌商和下游企业用户需求,构建出一站式的工业品供应链服务能力。目前,京东工业品已经具备300多万个SKU,包括了个人防护、工业清洁、包装耗材、仓储搬运等诸多品类,基本覆盖了90%的工业标准品市场需求,还包括实验室专业设备、大型机械等特色品类。
智能化采购模式提升企业价值
业内专家认为,京东之所以能领先其他平台,与京东在企业市场的经营模式密切相关。“京东在企业市场的服务模式以自营为主,其无缝衔接上游品牌商和下游的企业用户需求,这种模式的好处在于其能快速了解企业市场的需求变化,利用技术优势实现资源整合,从而快速响应企业用户的需求。”该专家认为,京东模式的优越性和竞争力是其他撮合平台以及寄售模式的平台商难以企及的。
从京东今年在企业市场的合作案例中不难发现,京东除了助推企业用户实现降本增效外,其更大的价值在于通过“个性化服务”解决企业场景管理的难题,推动企业的模式创新和价值裂变。这里的“服务”既包括采购平台提供的物流、金融等服务,也包括针对企业采购需求、办公需求等推出的个性化服务。
为满足采购系统的个性化要求,京东企业购通过将自身系统与企业内部管理系统相互打通,针对不同采购企业的系统特点研发出“智采”、“慧采”、“云采”、“翼采”等四大采购平台,还针对企业使用场景的具体需求,推出了“京东京喜”智能福利解决方案、“京东京点”智能办公解决方案等等,助力企业采购、办公、管理效率的提升。
以“京东京喜”智能福利解决方案为例,在平台技术方面,京东京喜提供多元化的智能福利管理技术支持,让采购人员通过创建福利活动,以短信、邮件、微信小程序或扫描二维码等形式,在移动端自由挑选及定制个人福利。在福利采购管理方面,京东京喜依托京东海量优质商品资源,零售业庞大的管理样本和大数据处理经验,借助AI、BI等先进技术实现员工标签化和智能画像,为企业提供精准选品推荐,同时帮助企业合理规划年度福利方案,提升员工福利发放满意度。
在近期京东与中国移动的合作中,京东通过为江苏移动两万家线下门店提供了包括商品、服务及门店黑科技的智能零售解决方案,打造零售全渠道的一体性服务体验。同时,京东还深入布局工业品市场,将对企业的服务向门槛较高的生产场景延伸,京东为工业品市场提供的智能采购解决方案,精准契合了工业互联网的升级趋势。
《报告》认为,未来几年,随着企业电商化采购平台模式及相关服务生态的进一步成熟,京东企业购将逐步突破发展中的瓶颈,进一步扩大企业电商化采购交易规模,到“十三五”末期有望超过万亿元人民币。
巨大的市场,自然意味着巨大的竞争。不过通过京东企业购市场份额在2018年里的持续扩大并占据行业“半壁江山”可以看出,行业的“马太效应”正越来越明显,头部企业正在对其他竞争者产生挤压。《报告》中还对产业互联网的规模进行了预测——作为对比,面向个人用户的消费互联网只有万亿级。从这个角度上来说,如果京东企业购的潜力在未来能够得到充分释放,京东必将迎来新一轮的爆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