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4日,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19年会“积极财政政策新举措”对话单元中,中国财政部部长刘昆与美国纽约大学教授、200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迈克尔•斯宾塞(MichaelSpence)分别发表了演讲,并回答了部分网友的提问。
财政部部长刘昆:
减税降费近2万亿元,其中减税约占70%
今年实施更大规模的减税降费,将减轻企业税收和社保缴费负担近2万亿元,力度将明显超过去年。这是积极财政政策的头等大事。
在减税降费里面有一个比例构成,今年是以减税为主体,大约占70%左右;其他有社保降费、降低各种其他的政府性收费,还有一部分对企业的经营性收费等等。我们将落实好各项政策,实打实、硬碰硬,通过普惠性减税和结构性减税并举。
减税两个重点:制造业和小微企业
重点降低制造业和小微企业的税收负担,增强企业获得感。
第一个重点是小微企业。扩大了原来小型微利企业的范围。目前小微企业一共1798万户,占了全部纳税企业总数的95%以上,里面98%是民营企业。对小微企业的减税主要针对所得税,按应纳税所得额不同,分别采用了所得税的优惠税率。从应纳税所得额划分,有一些没超过100万的,税负是5%,比标准税率低了20个百分点。应纳税所得额100万-300万的税负是10%。
地方政府在50%的税额幅度内,减征了资源税、城乡维护建设税、房产税、印花税等。
制造业方面,已经公布了增值税降低税率办法。增值税的降税从今年4月1日开始实施,把制造业等行业从现行16%的税率降到13%,将交通运输业、建筑业等行业的现行10%的税率降到9%,原来还有6%一档的税率不变,考虑到进项税会减少,采取了加计扣除的方式,让它们税负只减不增。
降费方面,5月1日起下调城镇职工基本养老单位的缴费比例,从20%降到16%,这个幅度也是比较大的。
同时,还继续执行阶段性降低失业和工伤保险费率的政策。对劳动密集型企业提高文岗和社保补贴力度,通过这些举措切实减轻企业的社保缴费负担,也会提高公共服务水平。
中央财政压支超过10%,提高对地方的转移支付
受经济下行压力较大、实施减税降费等因素影响,今年财政增速将有所放缓。财政支出刚性较强,收支平衡压力较大,通过统筹收入,赤字和调用稳定调节基金等方式,加上实施中央和地方压减一般性支出,收回沉淀资金。
除了刚性必保的支出之外,对于一般性支出,我们预算报告中说是(压缩)5%以上,实际上中央财政对这方面的钱压支超过10%。
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确保每一分钱花得其所、用得安全,尽早发挥财政作用,推动政策落地见效。为应对经济下行,积极财政政策着力促消费、稳投资,释放内需全力。继续增加中央基建投资规模,优化投资方向和结构,集中支持保障性安居工程、重大基础设施等方面。支持扩大教育、文化、体育、养老、医疗等服务供给。继续支持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支持扩大农村消费,培育新的消费增长点。
今年预算安排财政资金超过23万亿,增长6.5%,中央对地方均衡性转移支付10.9%。安排财政赤字2.76万亿元,比2018年增加3800亿元。安排了地方政府专项债券2.15万亿元,比2018年增加8000亿。
中央财政对地方的转移支付不仅没有减少,而且还提高。去年对地方的税收返还和转移支付增长率是8.2%,今年我们安排的是9%。在减收的情况下,我们还增加了对地方的转移支出。我们对地方的均衡性转移支付增长是10.9%,是两位数的增长。
纽约大学教授、200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迈克尔·斯宾塞:
2008年以后世界杠杆率增加了
2008年以后,大家觉得世界在去杠杆化。我们做了很多的研究,实际上杠杆是增加了。
大家听到这个也不会觉得太意外,不是只有政府在继续举债,实际上很长一段时间,利率都是非常低的。所以合理预判,人们会有这样一种僵化懒惰的情绪——我们可以继续不断量宽,不断去做大杠杆。
中国不存在投资不足的问题
投资不足在中国不是一个问题。中国的改革目标是希望投资更加有效,是要避免低回报的投资或者是价格低于债的投资,但是没有人会说中国的投资不足。
公共部门的投资,首先,是能够使人民受益。第二,是成功增长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三,和私营部门投资是互相的补充。私营部门的投资能使更多的人民受益。所以在这个领域,要促进增长和生产率,投资也是必须的。
中国还是相当平衡的
实际上中国还是相当平衡的,因为中国有投资,因为私营部门的投资不足,流动性紧缺,所以是需要政府的投资来补上,这一点是其他国家做不到的。一部分的答案就是公共部门的投资。
美国现在做的是顺周期的财政政策,现在我们的失业率在历史上是最低的时候,15年和20年,大家会觉得这种时候还来刺激经济,是很荒谬的。现在只有5%的失业率,这是一个完全不同的环境。所以,在这样的环境下如何操作政策,会遇到一些困难。
中国经济增长政策是相当有说服力的
意大利政府认为,采取更加进取的财政政策能够推动或者刺激经济增长。但是,意大利没有一个非常令人信服的经济增长政策。如果没有经济增长,国家主权的债务占GDP的比重会越来越高,现在其已经仅次于日本的水平。
所以,我再次强调一下,中国或者印度,在历史上的经济增长政策是相当有说服力的。做政府的公共投资是有道理的,但是,还是取决于增长策略对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