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中国财富网、中国汽车召回网联合主办的“把脉维权难点 共促和谐消费——2019中国汽车消费维权高层研讨会”在北京举行。来自中国消费者协会、汽车生产与销售企业、主流媒体代表以及行业专家、法律界专家等齐聚一堂,深入交流了汽车消费领域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并探讨汽车消费纠纷的解决之道。
研讨会上,汽车召回和三包专家王凯明从技术角度,通过分析汽车三包和召回工作中一些典型案例的处理过程,对常见的汽车质量问题进行了详尽的探讨。
汽车召回和三包专家王凯明 中国财富网 李林 摄
王凯明指出,新技术在满足消费者需求的同时,必然带来一些新的问题,这需要在发展的过程中不断完善。针对具体的产品问题,王凯明呼吁汽车制造商积极为消费者解决困扰;而消费者也应当与制造商和经销商沟通协商,或寻求第三方机构的帮助,切实保障自身权益。
对技术创新要有包容态度
汽车召回和三包等规定的逐步完善、有效落实,不仅为消费者依法维护自身权益提供了制度性保障,也促使汽车企业不断提升其产品及服务的质量。然而,目前汽车产品的质量纠纷仍屡有发生,其中有些产品问题在业内仍存在争议。
王凯明认为,汽车产品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在市场竞争的压力下,汽车制造商为了增强产品竞争力,会更多地应用新技术。但新技术应用越快,其成熟度就会越低,市场需求和技术成熟之间存在矛盾。
“从消费者的需求出发,增加的功能日益增多,使车辆的技术也更为复杂。此外技术的快速发展也会带来很多未知的新问题,这是技术发展的必然。所以,对技术创新要有一定的包容态度。”王凯明说。
“边缘问题”不宜“一刀切”
对于不属于汽车召回与三包规定范畴且界定不明确的“边缘问题”,王凯明从技术角度进行了深入的辨析。
当前,消费者普遍关注汽车的异响、异味、异常抖动等感官体验的问题。王凯明指出,造成这些现象的原因可能多种多样。
以异味问题为例。车内空气中物质成分极为复杂,产品标准不可能涵盖其全部成分。为了保障消费者的安全,目前国家标准只能对其中已明确的疑似致癌物质的含量作出规定。另外,有毒气体可能无色无味,而有些无毒物质却可能具有一定刺激性气味,不同消费者对气味的敏感程度也存在差异,这些情况使得制定统一标准变得更为困难。
而在车辆的噪声、振动与声振粗糙度(英文缩写为“NVH”)方面,消费者之间的感受差异也同样十分明显。王凯明指出:“产品设计无法照顾到所有人,只能以绝大多数人的接受程度为目标。有一些消费者在特定条件下比较敏感,对于这样的情况,在面对具体投诉问题时,不宜‘一刀切’,应本着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进行处理。”
严谨的召回方案须经验证
尽管汽车召回已成为常态,但制造商对召回方案的制定和实施过程仍未得到广泛的了解和认知。消费者往往抱怨汽车产品缺陷调查的过程漫长,汽车召回过程和方案过于复杂。
对此,王凯明表示,对产品缺陷的认定需要收集大量的信息,并进行工程实验和技术分析;而召回方案的制定,也同样需要一定的试验验证。“有时候消费者可能不太理解。实际上,一个完善严谨的方案必须经过汽车制造商一系列的工程验证,这个过程往往需要一定的时间。”王凯明说。
他认为,汽车企业有必要充分理解消费者的迫切心情,通过沟通协商,合理、顺畅地为消费者解决问题。同时,消费者在主张自身权益时,也应注意方式方法,维权诉求不应超过法律限度,应在合理合法的基础上维权,否则可能涉嫌违法,导致自身利益遭受损失。“有关产品质量问题的争议处理有调解、仲裁、鉴定、诉讼等多种方式,国内外经验表明通过第三方机构和专家进行争议调解是最快捷、时间成本最低且对消费者最有利的一种方式。”王凯明说。